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生態型海岸保護工法研究〈3/4〉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10097007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研究於96年3月、5月及8月在台灣北部宜蘭頭城海水浴場突堤及烏石離岸堤進行三季次調查,共發現16種海藻。第一季除頭城突堤潮間帶綠藻門石蓴科有較高豐富度,並無絕對優勢藻種;第二季以繁枝蜈蚣藻為絕對優勢藻種;第三季無優勢藻種。第三季四測站海藻 豐富度的下降,可能與氣溫昇高及夏季潮間帶露出水面受陽光曝曬較強烈而白化,導致在炎熱的情況下加速死亡有關。檢討結構物與潮位關係,頭城突堤消波塊相對受潮水影響時間較長,而每塊消波塊浸水表面積較大且消波塊為密集排列,故前二季海藻總豐富度較高;即消波塊孔隙率、消波塊排列方式等因素亦為影響藻類豐富度可能因素之ㄧ。比較95及96年南北部海域海藻著生效果,初步結果顯示北部宜蘭頭城海域之海藻著生豐富度,因水體營養鹽N/P比接近標準值(16:1)而對海藻生長影響較小;而南部的營養鹽N/P比低於標準值,推測南部測站上的著生海藻受到營養鹽變動的影響較大。北部海藻種類季節性變化前二季變化較南部為大;南北部海岸第三季海藻種類與數量,皆有相同大量下滑趨勢。宜蘭頭城突堤附加藻場機能,主要工法係在突堤兩側增加適合裂片石蓴繁殖水深(約-0.5m)範圍段之消波塊,增加浸水範圍與面積(約32 m2/m);烏石漁港離岸堤附加藻場機能,主要工法係在既有離岸堤後側,增加適合紅藻門繁枝蜈蚣藻生長水深(約-1.0m)之平台段及增加浸水範圍與面積(約17 m2/m)。本年計畫仍屬短期調查,對北部宜蘭頭城及烏石海岸人工結構物之海藻著生與水質條件、環境因子相關性間的現象及推論,仍需更長期監測才能定論。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