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西方音乐乐谱发展历程研究

出版日期
2014/06/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158111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新史料、新观点、新语言讲述科学发现史,全景展示科学家们的真实故事和曲折的科学发现过程,精美的排版、详实专业的内容,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提升你的思想深度,给你带来新意和趣味。
  • 封面
  • 第一章 文字与乐谱的渊源
  • 第二章 乐谱的分类理念
    • 第一节 现存乐谱分类方法解析
      • 一、按照乐谱所包含音乐演唱、演奏种类进行划分的方式局限
      • 二、按照乐谱直接表达内容的方式进行划分所面临的问题
      • 三、按照不同乐器类型进行划分的方式局限
    • 第二节 在传统乐谱划分方法基础之上新方法的提出
      • 一、按照乐谱外在形态进行的乐谱种类划分
      • 二、按照乐谱所表达具体内容进行乐谱种类划分
      • 三、按照音乐类型与音乐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乐谱种类划分
  • 第三章 中国乐谱散点式的演化进程
    • 第一节 乐谱对文字的依赖时期——先秦至两汉
      • 一、文学作品中的鼓谱——《礼记·投壶 ①》(第四十一)中的鼓谱
      • 二、文学作品中的乐谱元素——《诗经》
      • 三、音名与唱名初次合一的宫商谱
      • 四、音名与律名合一的律吕谱
      • 五、曲线谱的雏形——声曲折
    • 第二节 乐谱脱离文字而自成语法规则的文字谱体系形成期——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 一、依赖汉语语法存在的古琴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 二、形成自身语法规则的古琴减字谱
      • 三、琵琶奏法谱——敦煌乐谱
      • 四、首次出现的数字乐谱——潮州音乐二四谱
      • 五、表示音位的西安鼓乐谱及其年代界定问题
    • 第三节 乐谱种类繁多的黄金时期——宋元
      • 一、乐谱合集的出现——白石道人歌曲谱
      • 二、音乐谱残本《乐府浑成集》
      • 三、鼓谱的大范围兴盛
      • 四、第一部唱赚谱——事林广记《愿成双》谱
      • 五、曲线谱的再度发展——道藏《玉音法事》
      • 六、音乐与文字关系的凸显——《词源》中词与谱的关系
      • 七、瑟的专属谱集——元代熊朋来瑟谱
      • 八、具有综合性质乐谱的首次出现——元代余载韶舞九成乐补方格谱
      • 九、曲谱的奠基之作——北曲曲谱的奠基韵书《中原音韵》
    • 第四节 多种乐谱并行发展,曲谱和工尺谱大为兴盛的明代
      • 一、鼓谱的进一步发展——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的鼓经要法
      • 二、综合样式的谱集——王圻三才图会谱
      • 三、非主流乐器的乐谱合集——李之藻之判宫礼乐疏
      • 四、祭祀礼仪笙谱
      • 五、曲线谱的民族化——西藏央移谱
      • 六、作于日本的中国传统音乐乐谱——魏氏乐谱
      • 七、工尺谱在宗教领域内的应用——道藏《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 八、曲线谱用于高腔音乐——圆腔谱
      • 九、传统文化在乐谱中的应用——天干谱
      • 十、琴谱的进一步规范化
      • 十一、工尺谱应用于琵琶——高和江东琵琶谱
      • 十二、乐谱与律制的巨著——朱载 律吕精义中的各类乐谱
      • 十三、曲谱的框架——托古曲谱《骷髅格》
      • 十四、曲谱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五节 工尺谱发展的黄金时期与外来乐谱谱式的广泛应用——清代
      • 一、鼓谱形式的多样化
      • 二、琴谱的新形式
      • 三、律吕正义瑟谱
      • 四、琵琶谱的兴盛
      • 五、埙谱的独创表现方式——棠湖埙谱
      • 六、三种典型的总谱样式
      • 七、乐谱主流—工尺谱
      • 八、曲谱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 第六节 无法具体考证年代的中国传统音乐其他类型
      • 一、侗族芦笙谱
      • 二、古琴掌纹谱
      • 三、苗族结带记谱
      • 四、盲人扣子谱
    • 第七节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特色
      • 一、音高精确的依附性
      • 二、音位谱与奏法谱并存
      • 三、音值记录的相对模糊性
      • 四、旋律记录的轮廓化
      • 五、乐谱与乐器、律制和调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相互统一
      • 六、存在一种与文字紧密结合的特殊样式——曲谱
      • 七、乐谱种类繁多,归类方式复杂
  • 第四章 西方乐谱演化过程
    • 第一节 文字乐谱占据主导地位的古代
      • 一、依赖于字母体系的古希腊乐谱
      • 二、文字谱到纽姆谱的过渡时期——古罗马
    • 第二节 纽姆谱的诞生
      • 一、对圣咏的整理与音乐乐谱的东西方融合
      • 二、纽姆谱符号溯源
      • 三、纽姆符号对音乐元素的表达方式
      • 四、纽姆符号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五线谱之前的线谱形式
      • 一、“线”的产生
      • 二、四线谱的发明
    • 第四节 定量记谱法
      • 一、与“三”有关的节奏模式
      • 二、建立音符与节奏之间的关联
      • 三、小节线的出现
    • 第五节 五线谱诞生之前的记谱方式
      • 一、图式记谱法
      • 二、维特里记谱法
      • 三、白色记谱法
      • 四、圭多手
      • 五、印刷术传入对乐谱的影响
    • 第六节 五线谱的问世
      • 一、五线谱的完善过程
      • 二、五线谱各要素特征
    • 第七节 近代西方音乐中的乐谱形式
      • 一、数字乐谱的首次出现——数字简谱
      • 二、依赖于盲文的乐谱——点子记谱法
    • 第八节 西方音乐现代记谱类型
      • 一、图示记谱法
      • 二、即兴记谱法
      • 三、西方现代文字乐谱
      • 四、标图记谱法
      • 五、用新记谱方式记录的现代乐谱
    • 第九节 西方音乐乐谱特色
      • 一、以抽象符号系统为主体的记谱方式
      • 二、适合于复调音乐的记谱法
      • 三、定量化的西方乐谱
      • 四、以音乐本身为依托,器乐谱为主体
      • 五、可以进行图像解构的符号样式
      • 六、数字低音的产生对记谱法的发展影响深远
      • 七、大多数以音位谱为主,几乎没有出现奏法谱
      • 八、现代西方音乐乐谱形式朝多样化趋势发展
      • 九、宏观种类单一,划分方式较为简单
  • 参考文献
    • 一、著作
    • 二、中国古籍
    • 三、西方音乐学译著
    • 四、学术论文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