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隨書附贈人體標準經絡穴位圖、人體手足耳部反射區全彩示意圖
我該怎麼各取中西醫所長,縮短療程?沒人會教你,你得先自己懂點中醫才行。
最簡單的中醫入門書,幫你養生最到位,治病能治本。
◎西醫骨科說我腰扭傷,中醫卻開藥治我風寒。都對,風寒濕燥火的道理是什麼?
◎把脈為什麼該用雙手?各用三根手指頭的原因是?
◎西醫證實經絡療法有奇效,不必學扎針,自己就能安全操作。
◎中醫治病要很久?因為西醫用刪去法,中醫從整體找原因。有些病痛其實中醫治療痊癒較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馬可迅,把看不到的氣血、五行、陰陽徹底視覺化,
自己找病因、醫病順暢溝通、正確養生。
◎ 中醫不神祕,這樣想就很好懂:
‧天有黑夜白晝,人有陰陽兩極
古人從自然中找規律將人分陰陽,腰以上跟背部是陽、腰以下和腹部為陰。
陰與陽彼此對立、又互相依存,只要缺少一方,人就會生病(重點是平衡)。
‧中醫看臟腑及看不見的三焦――觀點與西醫不太一樣,想成一個國家你就懂:
心臟像君主,肝臟像將軍,脾臟是百姓,肺臟像宰相……
那看不見的三焦呢?
◎ 人為什麼會生病?關鍵就在五六七:
‧六淫是六種自然現象,當人體不適應氣候變化,就會受自然影響而產生病症。
‧五邪是氣血津液及臟腑出現異常,產生類似風、寒、濕、燥、火的症狀。
‧七情是人的情緒,當情緒太過,就會影響人的精神,更會傷及臟腑。
本書把看不見的五六七圖解告訴你。
◎ 常用中藥有哪些?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效果大不同:
人參最能補元氣、三七是傷科必備、何首烏能黑髮明目,
還有大黃、黃連、柴胡、茯苓、金銀花等,每種藥材背後居然還有動人的故事。
‧中醫提倡藥食同源,生活裡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中藥?
.常用來當火鍋湯底的海帶(昆布),幫你祛痰消腫、防止便祕。
.常常拉肚子、頻尿,或是因肺虛常常咳嗽,你可以用山藥治療。
.當女性感到抑鬱、煩躁、精神不寧,飲用大棗湯就能疏肝解鬱、補氣養血。
還有,六大常用方劑各有何用途?為什麼艾灸是最簡單的經絡療法?
本書讓你自己找病因、醫病順暢溝通、正確養生。
我該怎麼各取中西醫所長,縮短療程?沒人會教你,你得先自己懂點中醫才行。
最簡單的中醫入門書,幫你養生最到位,治病能治本。
◎西醫骨科說我腰扭傷,中醫卻開藥治我風寒。都對,風寒濕燥火的道理是什麼?
◎把脈為什麼該用雙手?各用三根手指頭的原因是?
◎西醫證實經絡療法有奇效,不必學扎針,自己就能安全操作。
◎中醫治病要很久?因為西醫用刪去法,中醫從整體找原因。有些病痛其實中醫治療痊癒較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馬可迅,把看不到的氣血、五行、陰陽徹底視覺化,
自己找病因、醫病順暢溝通、正確養生。
◎ 中醫不神祕,這樣想就很好懂:
‧天有黑夜白晝,人有陰陽兩極
古人從自然中找規律將人分陰陽,腰以上跟背部是陽、腰以下和腹部為陰。
陰與陽彼此對立、又互相依存,只要缺少一方,人就會生病(重點是平衡)。
‧中醫看臟腑及看不見的三焦――觀點與西醫不太一樣,想成一個國家你就懂:
心臟像君主,肝臟像將軍,脾臟是百姓,肺臟像宰相……
那看不見的三焦呢?
◎ 人為什麼會生病?關鍵就在五六七:
‧六淫是六種自然現象,當人體不適應氣候變化,就會受自然影響而產生病症。
‧五邪是氣血津液及臟腑出現異常,產生類似風、寒、濕、燥、火的症狀。
‧七情是人的情緒,當情緒太過,就會影響人的精神,更會傷及臟腑。
本書把看不見的五六七圖解告訴你。
◎ 常用中藥有哪些?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效果大不同:
人參最能補元氣、三七是傷科必備、何首烏能黑髮明目,
還有大黃、黃連、柴胡、茯苓、金銀花等,每種藥材背後居然還有動人的故事。
‧中醫提倡藥食同源,生活裡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中藥?
.常用來當火鍋湯底的海帶(昆布),幫你祛痰消腫、防止便祕。
.常常拉肚子、頻尿,或是因肺虛常常咳嗽,你可以用山藥治療。
.當女性感到抑鬱、煩躁、精神不寧,飲用大棗湯就能疏肝解鬱、補氣養血。
還有,六大常用方劑各有何用途?為什麼艾灸是最簡單的經絡療法?
本書讓你自己找病因、醫病順暢溝通、正確養生。
- 推薦序 學習中醫,必須溯其源、求其本/陳麗蓮(寶中醫)
- 自序 中醫知識從此對所有的人敞開大門
-
第一部 中醫不神祕,很好懂
-
第一章 走近中醫
-
中醫是騙術還是醫術?
-
治本?中醫、西醫都能,只是方法不同
-
長時間不健康生活,神仙也難救
-
西醫用刪去法找病因
-
中醫從整體看病
-
西醫找解決方法,中醫找原因
-
中醫的「醫」是為了打開身體自癒力
-
-
第二章 天有黑夜白晝,人有陰陽兩極
-
外國有陰陽概念,但不太會用
-
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在使用
-
人也能靠陰陽分析
-
陰與陽,彼此制約
-
陰陽理論,用門來解釋
-
太多太少,身體都會受不了
-
疾病、體質也分陰陽,有根據
-
-
第三章 五行與五臟、五行與治療哲學
-
五行與五臟的關係
-
五行與相生相克關係與應用
-
五行治病,就像親子關係
-
-
第四章 中醫看臟腑,以及看不見的三焦──觀點與西醫不太一樣
-
心君主,主宰生命
-
肝將軍,對抗外敵
-
脾百姓,氣血靠它轉化
-
肺宰相,輔佐心臟把血液送至全身
-
腎倉庫,儲藏精氣
-
膽軍師,協助肝做決斷
-
胃糧倉,與脾配合,維持生命
-
小腸,食物在這裡進一步被消化
-
大腸,接收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
膀胱,貯存、排泄尿液
-
三焦是全身高速公路
-
-
第五章 生命的基本物質──氣血精津液
-
精,包含精氣、精神
-
氣分先天跟後天
-
氣推動生命活動
-
氣生病,人就開始有毛病
-
血如何產生?
-
血液跟五臟關係密切
-
氣生血,血載氣
-
身體裡的水,都能變成津液
-
氣血、津液誰也離不開誰
-
-
第六章 氣血的通道──經絡之謎
-
人體到底有多少條經絡?
-
現代醫學如何認識經絡的?
-
經絡與腧穴、臟腑的關係
-
針灸的原理
-
經絡的作用
-
經絡的病理變化
-
讀經絡學說,我們能做什麼?
-
-
-
第二部 人為什麼會生病
-
第七章 六淫──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
-
六淫為什麼讓人生病?
-
風邪──最善變的病
-
寒邪──傷人陽氣
-
暑邪──耗氣又傷津
-
濕邪──濕黏不爽快
-
燥邪──乾澀容易傷肺
-
火邪──容易上火、出汗出血
-
-
第八章 內生五邪──人體的內部矛盾
-
內風──風氣內動
-
內寒──寒從中生
-
內濕──濕濁內生
-
內燥──津傷化燥
-
內火──火熱內生
-
-
第九章 飲食失宜──吃不對也會生病
-
食物與疾病的關係
-
以形補形,以臟補臟
-
飲食不節
-
飲食不潔
-
飲食偏嗜
-
-
第十章 情緒也能讓人生病──七情致病
-
解碼七情與臟腑的關係
-
病由心生──看情志如何致病
-
情緒治病法
-
-
第十一章 體內的病理產物──痰飲和瘀血
-
有瘀血就有疼痛
-
-
第十二章 舌象、脈象中的玄機
-
舌上的祕密──看舌診病
-
把脈真的有那麼玄嗎?
-
-
第十三章 中醫診斷的綱領──八綱辨證
-
表裡辨證
-
虛實辨證
-
寒熱辨證
-
陰陽辨證
-
-
-
第三部 尋找治病的良方
-
第十四章 中藥是怎麼治病的?
-
中藥有四氣五味
-
藥物對哪些經絡臟腑?
-
根據歸經選用中藥
-
中醫治病,升降浮沉
-
是藥都有三分毒
-
中藥配伍與禁忌
-
中醫治病分八種
-
-
第十五章 常用中藥有哪些?
-
人參,補元氣,起死回生
-
三七,止血化瘀,傷科必備
-
何首烏,黑髮明目,延年益壽
-
大黃,攻下通便,藥中將軍
-
黃連,苦能造濕,寒能清熱
-
柴胡,溝通表裡,表證剋星
-
地黃,生熟有別,功效迥異
-
茯苓,健脾利水,久服不老
-
金銀花,涼茶首選,清熱解毒
-
當歸,補血聖藥,活血調經
-
-
第十六章 生活裡可以作為中藥的東西
-
海帶,祛痰消腫,減肥補碘
-
山藥,補虛健脾,脾虛救星
-
大棗,補氣養血,婦人良品
-
蜂蜜,滋潤補虛,潤腸通便
-
藕節,涼血止血,滋陰蔬菜
-
生薑,溫中散寒,養生調料
-
吃什麼?什麼時候吃?看自然規律
-
-
第十七章 怎麼看懂方劑──君臣佐使
-
中國歷代醫書
-
組方原則──君臣佐使
-
-
第十八章 六大常用方劑
-
四君子湯──補氣之方,致中和
-
四物湯──補血之方,女性之友
-
六味地黃丸──三補三瀉,腎虛首選
-
小柴胡湯──和解少陽,萬能調解
-
逍遙散──疏肝解鬱,逍遙自在
-
玉屏風散──弱不禁風,屏風來救
-
-
第十九章 神奇的艾灸──最簡單的經絡療法
-
艾灸有哪些分類?
-
哪些病配哪些艾灸療法
-
-
第二十章 如何培養中醫診療思維
-
中醫思維的傳承困境
-
如何建立中醫思維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