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桃李一別後::與女兒讀我們一代少時書信之一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5196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那些舊信沉埋於記憶的深水之底,筆尖澀澀探入, 挑起的是近五十年前的一段歲月, 晝夜之梭以一代少年時的心路織成經緯,織出的盡是晦暗, 那歲月的絲絲縷縷中缺失行行且遊獵,駐足於山巔的少年意氣, 只蘊含迷失質疑與苦苦尋覓,人生之路卻是覓而不得, 願拙筆可勾勒出那晦暗歲月中,天良在執拗地呼喚我們人性的回歸。
  • 緣起—「青山只會磨忠骨,綠水何曾洗是非」
  • 第一部 是是非非竟不真,桃花流水送青春
    • 「這裡就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1968年:知青,綠皮專列卸下的貨物
    • 「人牛力俱盡,東方天未明」—1968年末至1969年中:「舞盡桃花扇底風」
    •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1969年末至1971年:知青心中疑惑的起始
    •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1970至1971年,革命?再教育?進退維谷中的知青
    •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1971年:林彪事件
    • 「分水嶺,煙雨正淒涼」—1971年至1973年:困惑徬徨的知青群體
      • 第一類:「馴服工具」的翻版
      • 第二類:無望的「批判精神」
      • 第三類:「人性」與人生的探索
    •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1970年末起始:「我現在太缺書看了」
    •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1972年:詩與人性的兩面性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斷天涯不見家」—1972年至1975年,「別亦難」
    • 「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回顧往日:「我有一樽酒,用以送遠人」
  • 第二部 「可憐天下父母心」
    •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父母與兒女:天塹之隔
    •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念」
    • 信餘隨想—「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