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历代家书家训非常丰富,但是整理成著作且有规模的却并不多。清朝名臣张英的《聪训斋语》便是深藏在《四库全书》中的一本颇有价值的家训,此书深得曾国藩的推崇,可惜世人只知“六尺巷”这个著名的故事,却不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所著的《聪训斋语》。《聪训斋语》原书分为“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纲,其下又各分三目,但常有混杂,分类不是特别清晰,编者将其按立品、读书、修心、养身、怡情、持家、交友七个主题重新编排,对原文进行注释、翻译和评析。希望这位深得康熙皇帝喜欢、又深受曾国藩推崇的贤臣张英的家训智慧能够对广大读者带来教益。
- 封面
- 内容提要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总纲
-
四语立训 要言不烦
-
-
治家篇
-
治家之道 谨肃为要
-
节俭一事 最为美行
-
食用节省 济困赈急
-
守家以田 持家以俭
-
珍异之物 决不可好
-
字画玩器 皆不可蓄
-
人家僮仆 不宜多蓄
-
选用僮仆 勿取黠慧
-
兄弟融洽 其乐无涯
-
兄弟相伴 人间至乐
-
子弟康宁 父母心安
-
安分寡交 固本怡情
-
言思可道 行思可法
-
世家子弟 居安思危
-
富贵人家 贵在自知
-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
-
读书篇
-
人心惟危 读书养心
-
有清福者 佐以读书
-
读书怡情 增长道心
-
读快意书 对佳山水
-
读书山林 尚友古人
-
读书之人 使人敬重
-
文字之妙 细心玩味
-
时文多作 读书宜精
-
读书趁早 择其精华
-
经典常读 寻味义蕴
-
读书一篇 务必精熟
-
理明词畅 气足机圆
-
每月九篇 突出格调
-
诵读时文 多加理会
-
读文宜用 内外兼修
-
专攻举业 词不可作
-
-
修身篇
-
玉品琴道 温润宽厚
-
居家立身 不可好奇
-
誓不着缎 不食人参
-
君子之风 淡泊明志
-
为人宽容 待人谦卑
-
一言一事 皆思益人
-
爱占便宜 人恒厌之
-
宽容忍让 平心和气
-
终身让路 不失尺寸
-
忍让之道 小事做起
-
厚重沉静 载福之器
-
处贵之道 贵在善处
-
知富之累 处富之道
-
多子多孙 责任亦多
-
尽享福气 惜福之道
-
安心之法 天真之乐
-
-
交游篇
-
立身行己 择友为要
-
结交益友 保家之道
-
择友需慎 宁缺毋滥
-
清正高简 门无杂宾
-
与佞者交 有害无益
-
为官之道 外圆内方
-
-
养生篇
-
生息相因 无非圆转
-
韫玉山辉 涵珠川媚
-
养身之道 要在六慎
-
食忌过饱 食忌多品
-
安寝得时 人生最乐
-
慈心于物 可以长龄
-
节俭者寿 节制者寿
-
人常和悦 必能长寿
-
身不过劳 心不轻动
-
慈俭和静 养生之理
-
品茶之妙 可以终老
-
-
品艺篇
-
唐诗如缎 宋诗如纱
-
字字入妙 琴之三昧
-
琴音古澹 不在多也
-
古人诗文 寄托精神
-
作楷书者 端庄自然
-
名家法帖 学者当参
-
学字专一 不可间断
-
专习一家 必有长进
-
-
怡情篇
-
人有嗜好 方有寄托
-
山水田园 阅耕最乐
-
居于山林 最宜小楼
-
道德修养 人生至要
-
领略自然 亦恃文章
-
经济有道 经营有方
-
山林清福 实不易得
-
久历世涂 终愿山林
-
归园田居 妙趣自知
-
草木之爱 差可自娱
-
游山所得 在于个人
-
移树之法 为人之道
-
花开移木 气泄本伤
-
苍松古柏 不敢亵玩
-
-
知命篇
-
极精妙处 无有不圆
-
天道造物 必无两全
-
家道盛衰 同于自然
-
懂得知命 君子之道
-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乐天知命 乐在其中
-
知足称意 得闲即主
-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
知命安命 以为君子
-
-
题跋
-
大人之言 永为世宝
-
-
附录
-
清史稿·张英传
-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