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随园诗话》是清朝最具影响力的论诗力作,内容涉猎广泛,叙述详实,品评精准到位。《随园诗话》所谈及的内容,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再到读书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无所不有。《随园诗话全鉴》在原典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广大读者轻松阅读。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卷一
-
一 英雄未遇时
-
二 诗在骨不在格
-
六 忘韵,诗之适
-
九 抚军金震方
-
一〇 琴爨已成焦尾断
-
一一 尹公好和韵
-
一五 洛阳纸贵之因
-
一六 乐府舛误
-
二四 神庙扁对
-
二七 受恩
-
三一 以诗相讥
-
三三 高文良公夫人
-
三七 何士颐秀才诗
-
四十 苏州舁山轿者最狡狯
-
五三 姚母轶事
-
五七 题诗救树
-
六一 钱塘洪升
-
六六 送别诗
-
-
卷二
-
一 常熟孝廉赵贵璞
-
二 同征好友
-
七 学诗当从五律起
-
一二 状元及探花之考
-
一八 诗须有言外之意
-
二六 写诗促姻缘
-
二九 英雄所见略同
-
三三 传闻异词
-
三八 阮亭先生
-
四一 毫厘之差
-
四七 两先生轶事
-
五〇 梦之有灵
-
五四 顾东山之女
-
五七 梦中奇事
-
五九 玉亭女史
-
六二 留别诗
-
六四 桐城张药斋宗伯
-
六七 阳羡诗人汪溥
-
七〇 读《椒山集》奇遇
-
七一 梦中作诗去疾
-
七二 紫姑相从
-
七三 先祖旦釜公诗
-
七六 才人吐属
-
-
卷三
-
一 才欲与志欲
-
二 难与易
-
六 难评第一
-
九 品评要恰当
-
一一 贫士诗极妙者
-
一七 诗人不失赤子之心
-
一八 认假为真,认真为假
-
二〇 许宜媖之死
-
二三 坠水轶事
-
二五 许太夫人能诗
-
二八 一时佳话
-
三四 诗如言
-
四三 因缘
-
五〇 诗境最宽
-
五二 爱之报
-
六一 玲瑰山馆诗会
-
六二 闺怨
-
六四 杭州诗会
-
六九 看诗救人
-
七四 选诗
-
七五 生造字句
-
七七 四皓之事
-
-
卷四
-
一 诗者各异
-
二 寿平奇遇
-
一一 席上偶见
-
一四 泊舟偶遇
-
二四 洗冤
-
二六 陈文简游湖
-
三八 张氏才女
-
四一 李桂官与毕秋帆
-
四二 贵厚与贱薄
-
四八 相国救人
-
六三 貌美春江公子
-
六六 纷纷真愧可怜虫
-
六七 布衣之争
-
七五 储氏之诗
-
七六 心榖先生
-
-
卷五
-
一 两弟之诗
-
二 叹随园往事
-
一一 娘子秀才
-
一四 咏窑
-
二六 悔把恩仇抵死分
-
三一 诗应有寄托意
-
三八 趣称
-
四〇 天籁与人力
-
四一 作诗不可域一先生之言
-
四三 大巧之朴与浓后之淡
-
四六 朗夫谦癖
-
五一 程钟之邀
-
五六 好篇与好句
-
六三 读书的困扰
-
七三 召试趣闻
-
-
卷六
-
一 王荆公作文与作诗
-
五 荒唐事
-
七 瞻园观蚁斗
-
九 福建郑王臣
-
一三 不愿同年如落花
-
一四 音与韵
-
三一 不识面之交情
-
四二 诗集布局之法
-
四三 写景与言情
-
四四 梦中女子
-
四六 驳周德卿之言
-
四八 典如陈设古玩
-
五〇 不用生典
-
五一 词章与考据
-
五四 怀古诗要专一
-
六一 陶士横劝言
-
六四 张漱石诗
-
六八 唐莪村公
-
七二 仆人张彬好诗
-
七九 辨生于末学
-
八二 时文之学
-
八九 永州太守王蓬心
-
九五 何梦瑶之诗
-
九八 张五典先生
-
一〇一 引曹为知己
-
一〇三 作诗与宴请
-
一〇五 王梅坡妻张氏
-
一一一 题张忆娘图
-
-
卷七
-
二 偶遇戚晴川
-
六 唐静涵家
-
七 镜
-
一四 诗文不喜平熟
-
一六 通天文者不详
-
二九 妄言妄听
-
四六 铸炉与写诗
-
四九 扇刚寄人已殁
-
五〇 襄城刘芳草先生
-
五八 从天外落想
-
五九 古剌水
-
六六 诗难其真雅
-
六七 用典适当
-
六八 古人作诗,今人描诗
-
七〇 老学究论诗
-
八二 世间自取苦人多
-
八八 论诗之错
-
九七 杜少陵《秋兴》八首
-
-
卷八
-
二 诗话作而诗亡
-
一一 宦成之后读破万卷
-
一五 只向君王觅爱卿
-
二一 诗似旧才佳
-
四一 对联解颐
-
四二 古诗人遭际
-
四六 偶遇蕊仙
-
四八 诗人少达而多穷
-
五三 改东坡诗
-
六六 用意精深而下语平淡
-
六九 与杨万里比
-
七三 随园赏菊
-
八〇 爱管闲事的诗人
-
八六 诗中佳品
-
八七 咏红豆
-
九四 诗之真伪
-
-
卷九
-
一 记布衣朱草衣
-
二 王葑亭所著佳句
-
四 雅堂佳作
-
一一 顾星桥善交
-
一三 满洲春台
-
一四 桐城相公的诗扇
-
一五 公卿间的雅事
-
一六 史先生
-
一七 沈归愚受隆恩
-
一九 古人佳句皆有本
-
二三 许子逊失之太拘
-
二四 松江王祖庚之恨
-
三〇 作诗巧避祸
-
三四 戴喻让之诗
-
三九 年家子龚友
-
四〇 “误”之意
-
四二 李棠自命不凡
-
四六 论虚心
-
五五 博学多闻沈大成
-
五八 王安坤咏竹
-
六一 词曲尖巧
-
六二 《新年百咏》
-
六三 不诚之事不可为
-
六五 僧人默默
-
七三 吟诗对仗
-
七四 郑板桥两三事
-
八五 少作为佳
-
八六 古人推挽之盛
-
九〇 廷梅过随园
-
九二
-
九九 吴鲁斋诗
-
一〇〇 偶读一诗
-
-
卷一〇
-
一 元理之才
-
五 侠义夏宝传
-
六 顾禄百之憾
-
八 伤老之诗
-
一二 凭诗猜地
-
一四 诗中有画
-
一五 诗句暗合
-
一八 梦渊之诗
-
一九 金江声诗
-
二〇 腴词勿剪,终累文骨
-
二一 名与官
-
二四 梦善之诗
-
二五 张瑶英佳句
-
二六 瑶英游湖
-
二七 风趣周青原
-
三〇 误为晚唐人
-
三二 凭诗衡人
-
三三 赵文哲诗
-
三八 不祥之诗
-
三九 四妹之苦
-
四〇 至真至语
-
四一 随园之宴
-
四四 赵仁圃公两三事
-
四五 邹学士爱猫
-
四六 同年泛舟
-
四七 诗的流布
-
四八 南耕轶事
-
五〇 王贡南之诗
-
五一 海宁许惟枚
-
五五 赠高文端公诗扇
-
六〇 方燮之诗
-
六二 张宏勋此人
-
六六 重游广西
-
六八 吴小眉少司马
-
六九 张、贾之韵
-
七〇 公私分明镜伊
-
七一 山左朱海客先生
-
七二 乐昌令吴世贤
-
七四 一代宗工鱼门太史
-
七五 秋闱之友
-
七六 侯君能诗
-
七八 忆年少
-
八一 作诗得金花
-
八五 督学得才
-
八六 厉子大诗才清妙
-
八七 刻意为诗
-
八八 耕南诗胜文
-
九〇 弟子元超之作
-
九一 吴飞池之诗
-
九二 为图征诗
-
九三 诗看用笔
-
-
卷一一
-
三 吴中诗学
-
六 尝鼎一脔
-
一〇 看诗者不可不知典
-
一三 胡公之诗
-
一四 顾牧云奇遇
-
一七 赵苒白作诗格局
-
二〇 就任之对
-
二二 何不恭之有
-
二四 杨大姑之事
-
二七 厉太鸿题诗
-
二九 小星之赠
-
三一 沈本陛诗
-
三二 以画法垒石
-
三三 金陵赠诗
-
三五 以王嫱见戏
-
三六 南华之才
-
三七 秋帆金华殿上语
-
三八 裴二知举家之趣
-
三九 不营求而自得
-
四〇 金陵张止原居士
-
-
卷一二
-
二 共有之意,共见之景
-
五 无心之雷同而倶妙
-
六 葛筠亭作诗
-
一〇 梦中女郎
-
一六 题画诗
-
二〇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
-
二三 数之不可挽
-
二九 熊学骥观察
-
三二 陶镛之亲
-
三三 山东南村
-
三四 杨清恪诗才
-
三六 卢雅雨先生
-
四〇 通韵
-
四一 嘲讽诗
-
四四 姑母沈氏
-
四五 先辈矜宠
-
四六 似是而非之语
-
四八 至友卿华
-
五〇 权奇徐灵胎
-
五六 青楼
-
五八 陶渊明自题记甲子
-
六五 与顾驹之缘
-
六七 风情独绝何春巢
-
七一 风浪不为灾
-
七二 《覆舟》诗原稿
-
七三 风水之险
-
七四 不识眼前人
-
七六 起句和结句
-
七七 夜泊偶遇
-
七八 读诗要读史
-
八〇 雅谑
-
八五 禁体咏梅
-
八六 寺壁小诗
-
八七 心善方能诗佳
-
八八 重赴鹿鸣
-
八九 得时文之力
-
九〇 处州巧遇
-
九一 游仙之梦
-
九二 赠诗戏女
-
九三 温州风俗
-
九四 雁宕观音洞
-
九五 游览得佳句
-
-
卷一三
-
三 凌云之诗
-
四 章艧斋之诗
-
五 高文照赠诗
-
二九 考据与论诗
-
三七 顾斗光佳作
-
四四 诗人有后
-
四八 诗中之惑
-
五五 江鹤亭妙诗
-
五八 合肥才女许燕珍
-
五九 妇人之才
-
六一 徐园
-
六二 梁仙来太史
-
七二 胸中之书
-
-
卷一四
-
二七 句与意
-
三九 近人怀古诗
-
四八 作诗有先后
-
五一 王次回诗
-
五四 七易其稿
-
八四 诗以进一步为佳
-
-
卷一五
-
一〇 莺迁
-
一二 萱草之误
-
一六 花旦之误
-
一九 “结发”“敛衽”之误
-
二三 夫人截衫袖
-
三九 诗能令人笑者必佳
-
五三 进士
-
-
卷一六
-
六 丹阳鲍氏女
-
一八 张瘦铜与蒋心馀
-
二三 李成样谪戍
-
三二 徐士林公
-
三七 报恩
-
四八 读钱注杜诗
-
六三 珠娘之丽
-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