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伊顿家长大学开发的六星父母测评及相关课程为基础,为当代父母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养理念。“六星父母”即代表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六个侧重点,它们分别对应父母爱的能力、教养知识、家庭规则、父母性格、投入度和教养方式。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这六大维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也相应地对孩子产生六大方面的重要影响,分别影响着孩子的韧性、心态、责任心、适应性、专注力和自信心。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丰富,希望父母能借由本书不断提升自己,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新加坡籍华裔教育管理专家伊顿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毕业于全球排名顶尖的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委员全美幼教协会理事王伟女士2002年回国,携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校友会成员、美国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们创办了伊顿国际教育集团,并将“伊顿”发展成了中国最优秀的国际教育品牌之一,她本人也在中国教育学会的评选中荣获了“中国教育精英”“中国教育百杰人物”等称号。曾与伊顿家长大学校长曾珈女士联合出版育儿图书《嘿,你懂你的孩子吗》。曾珈资深幼教专家伊顿家长大学校长北京卓越起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家庭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认证0~3岁幼儿导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家长讲师加拿大劳伦森大学MBA《嘿,你懂你的孩子吗》作者之一曾珈女士从事家长培训工作多年。通过对行业内同类家长培训产品的分析,她为伊顿家长大学设置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与运作模式。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研习蒙台梭利教育法多年,理论结合实践,让她收获了众多家长的好评和信任。
- 封面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 内容提要
- 序
-
第一章 爱的能力:增强孩子的韧性
-
有方法:爱得不对,越爱越累
-
“和”孩子说话,还是“对”孩子说话
-
对行为摇头,对孩子点头
-
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哪些行为
-
爱是客观鼓励,不是单纯赞美
-
不要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
-
-
无条件:接纳是全心全意去爱
-
爱是要感受孩子的感受
-
孩子被接纳了,情绪才能改变
-
父母好好说话很重要
-
不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
爱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
-
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
父母对孩子要有觉察力
-
孩子的行为来自心情
-
同理心的“情”与“理”
-
同理心能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
“没关系,妈妈相信你”
-
-
原则性:心软不是爱,爱要温和而坚定
-
如何做到温和坚定
-
家长一个温和,而另一个坚定好吗
-
父母“朝令夕改”,孩子如何“坚定不移”
-
孩子做不到,是父母期望值过高
-
原则需要有宽有严
-
-
边界感: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
-
“爱”与“控制”是天平两端
-
什么行为影响孩子的“边界感”
-
边界感从被尊重开始
-
孩子的感觉很重要
-
父母之爱是为了分离而存在
-
-
-
第二章 父母性格:决定孩子的适应性
-
了解自己是什么性格的父母
-
力量型父母
-
活跃型父母
-
和缓型父母
-
敏感型父母
-
-
孩子的行为映射父母性格
-
力量型父母太强势,孩子没有“安全感”
-
活跃型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敏感多疑
-
和缓型父母做事无原则,孩子易被纵容
-
敏感型父母追求完美,孩子力不从心
-
-
性格难改,认知易改——做成长型父母
-
力量型父母应少“命令”多“商量”
-
活跃型父母,控制情绪是关键
-
和缓型父母要无条件接纳,有原则地爱
-
敏感型父母应提升认知,少追求完美
-
-
-
第三章 投入度:养出专注力强的孩子
-
投入=花时间陪伴
-
时间要花在孩子的黄金年龄上
-
在孩子身边不等于陪伴
-
真正的陪伴是全心投入
-
陪伴要学会时间管理
-
-
投入=高质量陪伴
-
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舒服
-
不要用“任务式”陪伴糊弄孩子
-
低质量陪伴是一种伤害
-
提升投入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
-
投入=固定频次陪伴
-
为什么投入的频次比投入的时间更重要
-
高频次的陪伴能双向受益
-
养成固定频次陪伴的技巧与方法
-
-
-
第四章 教养知识:让孩子学会乐观
-
父母的教养知识如何影响孩子
-
教养知识丰富养娃更从容
-
学习教养知识,重新认识自己
-
教养知识的提升来自反思
-
学习教养知识的几个原则
-
-
第五章 教养方式:孩子自信的关键
-
教养方式的定义
-
强权型教养方式
-
关爱型教养方式
-
民主型教养方式
-
宠溺型教养方式
-
忽视型教养方式
-
最好的教养方式
-
-
第六章 家庭规则:让孩子责任心更强
-
规则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
制定家庭规则的CRA原则
-
如何执行家庭规则
-
执行规则的最大挑战——孩子的反抗
-
有效执行家庭规则的关键
-
- 案例篇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