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调研对于策划项目是重要的作业基础。正式的调研固然重要,但在“职业敏感”驱动下日常调研,则同样会对作业大有益处,会让人做出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这本书收集的文章,曾在一个名为“毅见”的公众号上发布,是作者“日常的专业修行”笔记,没有长篇大论,但理论非常精辟,广告、品牌、公关、营销、管理咨询、文化创意……这些曾经界限分明的专业,在“IP”时代已经跨界融合,单项的专业完成不了数字化环境下的传播任务,而不同行业的跨界融合也在不断催生“新物种”。这些专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如果将其视为一项“大专业”,则可以称之为“文化创意”专业。
- 封面
- 版权信息
- 自序 碎片化时代,修行在日常
-
第一章 品牌
-
1.用“小名”为品牌加冕
-
2.“仪式感”加持品牌
-
3.轮胎有“吃心”
-
4.“品牌日”里有忧思
-
5.老二与老大
-
6.品牌恒久远,故事永流传
-
7.品牌餐馆不用一次性餐具
-
8.褚橙之后
-
9.“0.1g的良知”
-
10.此秀秀过灯火秀
-
-
第二章 战略
-
1.知常·辨势·竞合
-
2.基于常识的策略识别
-
3.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
-
4.“价格战”根在战略选择
-
5.“特色小镇”的春天来了
-
6.中国白酒“第四极”
-
7.中国精酿啤酒的战略选择
-
8.不忘初心,恒者为大
-
-
第三章 营销
-
1.蚂蚁哲学
-
2.何为工匠精神
-
3.工匠精神很贵的
-
4.IP营销变不了天
-
5.不要“产品过剩主义”
-
6.“二师兄”,挺住!
-
7.潜水是个什么产品
-
8.说人话
-
9.小败局
-
10.脚
-
11.种植业的“宋梨”样本
-
12.一只苹果引发的跨界
-
13.软姜来了
-
14.异物入酒能否成为“大杀器”
-
15.创意农场的“艾维范式”
-
16.白酒消费需要侍酒师
-
17.小小一杯,与大师对饮
-
18.一片树叶的故事
-
19.白酒美学重构消费场景
-
20.项目与投资的“三岔口”
-
21.文化产业中的美学问题
-
22.鲁酒的文化特质
-
23.理性的边界
-
24.“伪实体”趁早消灭
-
25.坐“黑车”
-
26.“下三路”广告
-
27.如何拿下这届老年人
-
28.“文化+”怎么玩
-
29.向有司学文案
-
30.享年2.5岁的宿命
-
31.捐款去哪里了
-
32.免费的代价
-
33.山寨快消何时了
-
34.另类平台思维
-
35.大喇叭开始广播啦
-
36.乡村“丢”人难振兴
-
37.别让谁谁谁跑了
-
38.看不见的手
-
39.创业是一世的修行
-
-
第四章 文化
-
1.企业文化是个啥梗
-
2.文化何以自信
-
3.培训到底有没有用
-
4.那时的资本家
-
5.报销没有“一支笔”
-
6.好好“磨豆腐”
-
7.怎能“笑着离开”
-
8.闲话“加班狗”
-
9.鲁西牛精神
-
-
第五章 赏味
-
1.肯尼亚记
-
2.马赛马拉的朝觐
-
3.马赛人的SHOW
-
4.迪亚尼海滩假日
-
5.肯雅塔大学一瞥
-
6.重庆访古记
-
7.越南记
-
8.中国台湾记
-
9.巴厘岛记
-
10.克什克腾记
-
11.庖人祖师团
-
12.重庆猛料
-
13.食指大动
-
14.烤鸡背
-
15.黄豆谣
-
16.飞“蝗”腾达
-
17.苦瓜记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