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死亡文化存有豐富的性別文化訊息
夫婦同穴葬?異穴葬?葬祖墳?
從墓誌中記載的遺言和飾終之典
看性別如何影響喪葬抉擇?
「本土死後世界信仰」與「異邦式死後世界信仰」
鰥夫、寡婦,死後是否選擇相約泉下?
本書主題是死亡文化,在方法上運用新文化史「再現」的概念,以記錄拼湊「過去」事件的一小部分。從北魏末到北宋這段六百年的歷史,由於印刷術尚在萌芽,傳世文獻相當有限,虧得當時的人懂得利用石刻技術留下許多石刻史料,這之中墓誌是一大宗。
墓誌定型之後,文體多係貴族文學形式,即駢體文,敘事結構也有一定的套式,原是喪家至親好友看過後即被封存於墓中的私密文本。八世紀末葉以降,文體日益傾向散文化,這與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有關,這是本書重大發現之一。墓誌另一演變是從私密性生出公開性一路,此緣於喪家找名家寫誌,而傳抄、出版流通更廣。於是私密性墓誌成為文學革命的場域所在,塵世的文學場域仍是駢文的天下。
誌作者為死者生平敘寫的墓誌,再現了瀕死者在臨終場景與探視者互動的狀況,以及交待遺言和飾終之典。東漢以前,中國漢人社會只有一個死後世界,迨進入到五世紀之後的六百年則有兩個死後世界,供瀕死者抉擇。佛教進入中土之後,有愈來愈多人放棄原本固有本土死後世界信仰,改採異邦式、即死後陪侍佛祖的選擇,這對於婦女,特別是守寡有年者,吸引力尤其大,且比男性多得多,這是為何?
在唐代,本土死後世界信仰畢竟仍居主流位置,講究的是夫妻合葬,以女子而論,最起碼要葬到夫家的家族墓園。要是子女依親長遺命,一不葬配偶墓旁、二不葬在家族祖墳所在,便會受到社會輿論壓力,令執行親長遺命的子女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女性是否於死後掙脫性別不平等加諸其身的桎梏?
編輯說明
◎封面圖片:「唐朝仕女圖」,永泰公主陵壁畫。唐中宗第七女李仙蕙(685-701),遭武則天賜死。中宗繼位後,追封永泰公主。公主陵墓宏大,陪葬品豐富,壁畫鮮豔生動。
◎本書原名《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此為全新修訂版。
夫婦同穴葬?異穴葬?葬祖墳?
從墓誌中記載的遺言和飾終之典
看性別如何影響喪葬抉擇?
「本土死後世界信仰」與「異邦式死後世界信仰」
鰥夫、寡婦,死後是否選擇相約泉下?
本書主題是死亡文化,在方法上運用新文化史「再現」的概念,以記錄拼湊「過去」事件的一小部分。從北魏末到北宋這段六百年的歷史,由於印刷術尚在萌芽,傳世文獻相當有限,虧得當時的人懂得利用石刻技術留下許多石刻史料,這之中墓誌是一大宗。
墓誌定型之後,文體多係貴族文學形式,即駢體文,敘事結構也有一定的套式,原是喪家至親好友看過後即被封存於墓中的私密文本。八世紀末葉以降,文體日益傾向散文化,這與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有關,這是本書重大發現之一。墓誌另一演變是從私密性生出公開性一路,此緣於喪家找名家寫誌,而傳抄、出版流通更廣。於是私密性墓誌成為文學革命的場域所在,塵世的文學場域仍是駢文的天下。
誌作者為死者生平敘寫的墓誌,再現了瀕死者在臨終場景與探視者互動的狀況,以及交待遺言和飾終之典。東漢以前,中國漢人社會只有一個死後世界,迨進入到五世紀之後的六百年則有兩個死後世界,供瀕死者抉擇。佛教進入中土之後,有愈來愈多人放棄原本固有本土死後世界信仰,改採異邦式、即死後陪侍佛祖的選擇,這對於婦女,特別是守寡有年者,吸引力尤其大,且比男性多得多,這是為何?
在唐代,本土死後世界信仰畢竟仍居主流位置,講究的是夫妻合葬,以女子而論,最起碼要葬到夫家的家族墓園。要是子女依親長遺命,一不葬配偶墓旁、二不葬在家族祖墳所在,便會受到社會輿論壓力,令執行親長遺命的子女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女性是否於死後掙脫性別不平等加諸其身的桎梏?
編輯說明
◎封面圖片:「唐朝仕女圖」,永泰公主陵壁畫。唐中宗第七女李仙蕙(685-701),遭武則天賜死。中宗繼位後,追封永泰公主。公主陵墓宏大,陪葬品豐富,壁畫鮮豔生動。
◎本書原名《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此為全新修訂版。
- 封面
- 作者簡介
- 圖片輯
- 獻詞
- 初版自序:不斷出書乃專業史家的天職
- 增補版序:「命喪黃泉」與「送你上西天」──人生得意須盡歡
- 第一章 序曲
-
第二章 墓誌的演變史
-
一、未定型前的演進
-
二、定型後的一些變化
-
三、私密性墓誌率先發動古文運動
-
四、秘密與公關兩型墓誌並存於世
-
-
第三章 死後相約泉下
-
一、戰爭攪擾日常喪葬事宜
-
二、政爭高潮與返葬邙山運動陷入谷底
-
三、先塋、薄葬與合葬
-
四、鰥夫的喪葬文化餐點
-
五、鰥夫的另類喪葬文化餐點
-
六、平民的全套喪葬文化餐點
-
七、未亡者寡婦處理亡夫的喪葬餐點
-
八、臨死者寡婦的喪葬抉擇
-
九、歧出的死亡文化書寫
-
十、死亡書寫與家族主義的複製
-
-
第四章 擺盪於不愧與情牽之間
-
一、遺囑和飾終之典的文化行為未必入誌
-
二、女性口頭遺囑中道德論述的文化意涵
-
三、女性口頭遺囑中死後特別安排的要求
-
四、男性口頭遺囑中的死後世界想像和情牽塵世
-
五、「飾終之典」中的文化/社會意涵
-
六、書寫體遺囑與死亡文化的關係
-
-
第五章 性別與佛教死後世界信仰
-
一、壁龕葬
-
二、火葬、巖穴葬,以及塔葬
-
三、母命難違,兒子為難
-
四、寡婦搬出先夫異穴葬令
-
五、鰥夫與亡妻異穴葬的處理
-
六、生前信佛,死後與夫同穴
-
七、死後與夫異穴,卻要子孫祭祠戒葷
-
八、女子信佛不必然死後世界一定是異邦式的
-
九、道教不設限女子與夫同穴與否
-
十、婦女死葬娘家墓園與佛教異邦式死後世界無關
-
- 第六章 終曲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