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乃勞思光教授論著之選集,內容包括勞氏在國際學術會議中之重要講詞,及有關中國哲學與思想史之論文數篇。案勞氏早期思想以文化哲學為主。此一階段之作品已編為《少作集》。勞氏之《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化要義》、《歷史之懲罰》等書,則代表其中期思想。晚年勞氏致力於哲學功能之全面研究,其代表作尚在撰寫中。本書所載專論及講詞,雖屬一鱗半爪,然亦足透露勞氏晚年哲學思想之方向,故以《近作集》為副題,以供探究勞氏晚年思想之學人參考。 【作者簡介】 勞思光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教授;臺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並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24屆院士。現職為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著作約三十種;其中以《中國哲學史》為風行海內外之鉅著。早年思想見《少作集》(七冊)。另著有《解咒與立法》、《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思光詩選》等。
- 自 序
- 對於如何理解中國哲學之探討及建議
- 從「普遍性」與「具體性」探究儒家道德哲學之要旨
- 王門功夫問題之爭議及儒學精神之特色
- 《方以智晚節考》及〈補證〉讀後感
- 試論當代反儒學思潮──理據與功能的雙重檢討
- 由儒學立場看人之尊嚴──問題與奧密
- 附錄一 傳統主義與反傳統主義
- 附錄二 文化變革與中國現代化運動
- 附錄三 悲情、悲劇與生命之悲涼──聞梁漱溟先生逝世書感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