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人格及精神官能症之精神分析治療

出版日期
2023/03/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279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精神分析向來被認為不適合治療精神病患。晤談對話看似順利,實際上治療卻往往像士兵在泥巴戰中匍匐前進,陷入僵局。

  但英國分析師羅森費爾德認為,即使是最嚴重的精神病患,仍然是能夠溝通、被分析、被理解的。他對這點的堅持貫穿全書,強調治療師應從病患最為「瘋狂」的溝通開始,建立穩固的醫病關係,詳細理解個案史,以及與病患的「清醒」部分自我保持接觸,乃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

  本書以強而有力的臨床案例,證明了以精神分析方法來治療精神病患的可能性。

  案例從功能正常但嚴重慮病的自戀人格、善良外表下隱藏殺機的邊緣人格障礙症,到沉浸於妄想難以觸及的嚴重思覺失調症患者,光譜極為廣泛。這些治療紀錄有成功也有失敗,羅森費爾德在描述各式具治療性與反治療性的因素後,深入探究「摧毀式自戀」及「投射—認同」等機制在嚴重精神病患心智當中如何運作,肯定精神病式移情的重要性。治療師應審慎辨讀其潛意識訊息,並使用詮釋來修通它。

本書特色

  ★當代精神分析學界知名客體關係理論學者經典著作重新出版,眾人期待。
  ★作者以自己治療和督導的個案為陳述藍本,展示了以精神分析法來治療嚴重精神病患的可能性。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白美正 | 臨床心理學博士、IPA分析師、Taiwan Study Group訓練分析師
  周仁宇 |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人類學博士
  許宗蔚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成人精神分析師
  陳俊澤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兼心身醫學科主任、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主任
  楊明敏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訓練分析師
  劉佳昌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前理事長
  蔡榮裕 | 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好評推薦

  「不論是追隨作者的取向、試圖建構出自己臨床治療模型的人,或是持有批判態度的人,這本書都具有重大的價值……羅森費爾德治療精神病的方法獨特而個人化;如何理解它,這本著作做出了寶貴而條理清晰的貢獻。」──《英國醫學心理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 封面
  • 【導讀】轉逆境為道用──穿越僵局之路
  • 致謝
  • 第一部 導論
    • 【第一章】精神病之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
  • 第二部 成功和不成功的治療──分析師的因素
    • 【第二章】分析師功能具治療效果與反治療效果的因素
    • 【第三章】病患與分析師之間溝通失敗
  • 第三部 自戀對於分析工作的影響
    • 【第四章】自戀全能人格結構:以慢性慮病症為例
    • 【第五章】自戀病患與負向治療反應
    • 【第六章】摧毀式自戀與死之本能
    • 【第七章】精神分析治療中的僵局
  • 第四部 投射─認同對於分析工作的影響
    • 【第八章】臨床實務中的投射─認同
    • 【第九章】邊緣型精神病患之投射─認同及其涵容問題
    • 【第十章】涵容投射─認同時的其他困難
    • 【第十一章】思覺失調患者的投射─認同與病態移情
    • 【第十二章】分析思覺失調病患時遇見的投射─認同與反移情難題
  • 第五部 結語
    • 【第十三章】後記:精神分析理論與技巧的改變
  • 附錄
    • 【附錄一】精神分析對精神病狀態的治療──歷史回顧
    • 【附錄二】參考書目
    • 【附錄三】人名索引
    • 【附錄四】案例索引
    • 【附錄五】主題索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