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女性經驗:精神分析的跨世代女性凝視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37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精神分析界首本以女性為主題的專書。
透過不同世代的女性精神分析師角度,深刻關懷女性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女性經驗》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詳實呈現臨床的細微素材在女人之間的分析關係中如何開展,其中有佔據女性心思的點滴,有女性分析師沒說出口的思考,以及分析師如何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去聆聽與了解那些存在於過去和當下、交織於內在與外在的、意識與潛意識現實之間的隱微細節。
──瓊.拉斐爾-勒夫(本書編者)

  隨著女性普受教育,傳統看待女性的觀點也備受挑戰。但許多女性在潛意識中仍有傳統的一面,她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所經歷的撕裂與痛苦,也投射到了女性精神分析師與女性患者的治療關係之中。

  1910年代至千禧年初期的精神分析界雖似百家爭鳴,卻鮮少有討論「女性分析女性」的作品,因此這本《女性經驗》的獨特與重要性不言可喻。

  《女性經驗》以英國女性精神分析師與女性患者為核心,收錄橫跨1915至1990年四個世代的臨床思索篇章,主題涵蓋了與母親原初的連結、早期經驗於生育過程中的甦醒,以及性別認同、婚姻關係、職場的女性氣質偽裝,和暴食、厭食、憂鬱等各式心理疾患中的女性經驗。

  這些篇章深度、廣度兼具,呈現了女性受苦且渴望被理解的潛意識處境,不僅突破傳統男性視角的精神分析框架,近百年的文獻探討更突顯女性精神分析在社會、文化現象、人類處境探究上的宏觀價值。對於執業的心理治療師(無論男女),或是性別、文化、心理學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與愛好者,本書無疑是珍貴的文獻資料,帶來深刻的啟發與思考。

感動推薦

母女關係為何難解?青春期發育為何令人崩潰?懷孕/不孕、生產/哺乳/育兒帶給女性什麼樣的情感衝擊?孩子的成長為何讓人心情複雜?女性該如何告別潛意識中的不安,《女性經驗》裡分析師與患者的生命故事猶如星辰為我們引路。

──王映淳

一部令人興奮的著作!《女性經驗》的內涵有著對理論的思辨、關於性別在關係中的思考,以及豐富的臨床材料,可以拜讀,可以欣賞,可以反思,可以批判,值得所有對人文世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林俐伶


透過此書的整理,彷如黑暗大陸的女性潛意識對男性治療師不再晦暗不明;它為男性治療師的前方點亮一道光,並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某一種屬於女性的深邃。
──洪素珍

林俐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訓練督導分析師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樊雪梅|兒童心理治療博士(Tavistock & UEL).兒童、成人精神分析師(BPaS, IPA)
劉慧卿|精神科專科醫師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 封面
  • 讚譽推薦
  • 二○二四年臺灣繁體中文版序
  • 【譯者序】這是一個被稱之為啞巴媳婦的燉煮壺開始的故事
  • 前言
  • 致謝
  • 二○○八年版序
  • 開場
  • 第一部 與母親的原初連結,及其於移情/反移情中的表現形式
    • 【第一部】導言
    • 【第一章】女性分析師分析女性患者:女人想要什麼?
    • 【第二章】女人對女人:共生的孤寂
    • 【第三章】「在分析裡留下還是不留下」:一位否認時間與記憶的女性
    • 【第四章】青少女的性認同難題,及其與母親的連結
    • 【第五章】一位神經性暴食症青少女的分析式治療
    • 【第六章】與一位厭食症患者的分析工作
  • 第二部 生育過程中早期表徵的再次復甦
    • 【第二部】導言
    • 【第七章】與懷孕和墮胎有關的早期心理發展
    • 【第八章】創造力與生育力:單親幻想
    • 【第九章】母親和寶寶的相互欣賞:兩人的瘋狂?
    • 【第十章】「地下水」:理解母親的憂鬱
    • 【第十一章】壓抑哀痛,以及替補兒童症候群
  • 第三部 精神分析歷程中的女性經驗
    • 【第三部】導言
    • 【第十二章】以女性氣質作為偽裝
    • 【第十三章】「寶箱與鑰匙」:與創造力、性別、生成創造認同有關的一些想法
    • 【第十四章】伊底帕斯情結對女性來說是個壞消息嗎?
    • 【第十五章】受虐與學習障礙女性患者在心理治療中的性別相關議題
  • 第四部 新的貢獻
    • 【第四部】導言
    • 【第十六章】詞語之上──詞語之間
    • 【第十七章】再思梅蘭妮‧克萊恩和女性的性
    • 【第十八章】情感與身體:論獨立學派女性分析師們的貢獻
  • 【後記】「體現」
  • 【附錄一】收錄篇章作者簡介
  • 【附錄二】主題索引
  • 【附錄三】作者索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