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孩子睡過頭快遲到?我絕不飛車送到校,就讓他遲到被老師罰。
◎ 90%的育兒焦慮,都來自「鄰居」。媽媽聚會,不用參加。
◎ 孩子說錯話?別罵。提醒他,是「這句話」錯了,不是「你這個人錯了」。
◎ 找不到東西要你幫忙?不想認真念書?「那是你的人生,自己看著辦。」
作者崔銀雅是韓國小學老師、兩個女兒的媽媽,在第一線執教超過12年,
素有「韓國470萬父母的育兒導師」之稱。
她曾飽受產後憂鬱症的折磨,白天帶小孩,晚上還得到醫院照顧癌末母親,
有好長一段時間,當老大不睡覺、老二不吃飯,
她把憤怒都發洩在家人身上,甚至一度想離婚。
而後因先生工作關係,全家移居法國,
她瞬間從一位資深小學老師,成了陌生異地、語言不通的全職媽媽。
聽不懂法文,她根本無法「插手」孩子們的學校生活,
唯一能做的就是「旁觀」,讓孩子自己處理。
結果一年後,孩子靠自己就升上英、法語正規班,
也能早睡早起、準備早餐、分擔家事,
讓她這個本來事事插手的媽媽,體會到「旁觀育兒」的力量。
◎管他大便還是大醬,親身嘗過就知道
‧說教沒用,體驗就會記住
孩子的東西不見了,媽媽只要旁觀說:「我不知道,你自己找!」
‧指令要簡單再簡單
寫字鬼畫符、房間像豬圈、做啥都叫媽媽……
一直指責、批評,他更容易出錯,你要改變指令:
「快一點」→「把積木都裝在這裡」
「給我全部重寫」→「專心算這題」
「這誰看得懂?」→「你可以再寫一遍嗎?」孩子就會自動自發。
◎教養,從劃清界限開始
‧要求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把任務交給孩子,你立刻減少80%的嘮叨。
試試看:「請幫我泡一杯咖啡。」、「要喝水自己拿。」效果超乎想像。
‧為什麼難搞的孩子,就帶到咖啡廳教訓?法國媽媽最會這一招
本書提供實用的旁觀育兒技巧:階梯椅、移動式工具箱、倒數計時器等,
讓你從崩潰瞎忙到悠閒育兒,只要媽媽好好生活,孩子就會好好長大。
◎ 90%的育兒焦慮,都來自「鄰居」。媽媽聚會,不用參加。
◎ 孩子說錯話?別罵。提醒他,是「這句話」錯了,不是「你這個人錯了」。
◎ 找不到東西要你幫忙?不想認真念書?「那是你的人生,自己看著辦。」
作者崔銀雅是韓國小學老師、兩個女兒的媽媽,在第一線執教超過12年,
素有「韓國470萬父母的育兒導師」之稱。
她曾飽受產後憂鬱症的折磨,白天帶小孩,晚上還得到醫院照顧癌末母親,
有好長一段時間,當老大不睡覺、老二不吃飯,
她把憤怒都發洩在家人身上,甚至一度想離婚。
而後因先生工作關係,全家移居法國,
她瞬間從一位資深小學老師,成了陌生異地、語言不通的全職媽媽。
聽不懂法文,她根本無法「插手」孩子們的學校生活,
唯一能做的就是「旁觀」,讓孩子自己處理。
結果一年後,孩子靠自己就升上英、法語正規班,
也能早睡早起、準備早餐、分擔家事,
讓她這個本來事事插手的媽媽,體會到「旁觀育兒」的力量。
◎管他大便還是大醬,親身嘗過就知道
‧說教沒用,體驗就會記住
孩子的東西不見了,媽媽只要旁觀說:「我不知道,你自己找!」
‧指令要簡單再簡單
寫字鬼畫符、房間像豬圈、做啥都叫媽媽……
一直指責、批評,他更容易出錯,你要改變指令:
「快一點」→「把積木都裝在這裡」
「給我全部重寫」→「專心算這題」
「這誰看得懂?」→「你可以再寫一遍嗎?」孩子就會自動自發。
◎教養,從劃清界限開始
‧要求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把任務交給孩子,你立刻減少80%的嘮叨。
試試看:「請幫我泡一杯咖啡。」、「要喝水自己拿。」效果超乎想像。
‧為什麼難搞的孩子,就帶到咖啡廳教訓?法國媽媽最會這一招
本書提供實用的旁觀育兒技巧:階梯椅、移動式工具箱、倒數計時器等,
讓你從崩潰瞎忙到悠閒育兒,只要媽媽好好生活,孩子就會好好長大。
- 推薦序 以自己為起點的育兒之路/蕾可 Reiko
- 序 從崩潰到旁觀,我跟法國媽媽學的
-
第一章 管他大便還是大醬,親身嘗過就知道
-
1. 天賦,是等出來的
-
2. 想要好好說話,就先不說話
-
3. 給孩子的指令要簡單再簡單
-
4. 說教沒用,體驗就會記住
-
5. 犯錯怎麼辦?再學一次
-
6. 嚴格不是吼叫,是堅持底線
-
7. 媽媽不必萬能,做妳擅長的就好
-
8. 九〇%的育兒焦慮,都來自「鄰居」
-
旁觀育兒技巧 我訓練兩個孩子自己整理衣櫃
-
旁觀育兒技巧 培養自律能力的階梯椅
-
-
第二章 不必回應孩子的每件事
-
1. 當孩子在餐廳打破碗盤
-
2. 大人本來就無法同理
-
3. 唯獨禮貌這件事,不能妥協
-
4. 親子對話也要講究權威論證
-
5. 做不好也沒關係
-
6. 即使說錯話,是話錯了,不是孩子錯
-
7. 多流汗、多流淚
-
8. 不要強迫老大禮讓
-
9. 媽媽很忙,讓孩子多等一下
-
10. 老大的名字不是「姊姊」
-
11. 如何提高注意力?到戶外走一走
-
12. 舉行書桌塗鴉、撕作業比賽
-
13. 經常問孩子:「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
14. 我們為什麼要念書?為什麼要工作?
-
15. 讓孩子打開心門的聊天主題
-
16. 媽媽也會有情緒不好的一天
-
17. 奇怪才是正常的
-
18. 努力不去看孩子在做什麼
-
旁觀育兒技巧 讓寫作變有趣的工具
-
-
第三章 教養,從劃清界限開始
-
1. 遊戲要玩到過癮,念書勸勸就行
-
2. 難搞的孩子,就帶到咖啡廳教訓
-
3. 週日晚上,全家一起大掃除
-
4. 要求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
5. 旅行的意義
-
6. 夫妻間的對話,最棒的教養書
-
7. 你這點真的很像你爸
-
8. 應付長輩難聽話的方法
-
9. 很多事,媽媽也是現在才知道
-
10. 妳的名字不是「孩子的媽」
-
旁觀育兒技巧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
- 結語 只要我好好生活,孩子就會好好長大
- 附錄 旁觀育兒的對話練習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