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解決日常教養問題1001種方法:溫和堅定27種態度╳92個教養現場難題,簡單實用,育兒更輕鬆!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48871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球銷售逾600萬冊「正向教養」系列,
推出首部經典教養百科,實際操作的快速入手版!
集合各年齡層、各種教養現場難題的育兒聖經,
提點「正向教養」菁華,涵蓋引導和鼓勵孩子的實做心法與技法,
獻給全天下為了教養問題傷透腦筋的父母,幫助你知道也能做得到!

在教養的路上,父母們時時刻刻會面臨各種挑戰,內心也充滿感慨,因為無論你多麼疼愛孩子,必定都有遭逢憤怒、挫折,甚至絕望的時刻。風靡全球的「正向教養」系列,秉持其核心概念,推出深入淺出、實用易讀、方便查找的教養百科,含括正向教養所需具備的27種態度及92種日常大小事件,詳細解說正向教養的概念與實際執行方法,深度分析問題行為背後的成因,一一提出因應之道,並列舉各種教養方式對孩子帶來的後續影響。全書架構簡單易懂,是「正向教養」系列最實用的快速上手入門之作,適用於任何年齡階段的孩子,探討所有你能想到的教養問題,為你提供深入分析及解答。


★正向教養百科,解決各種教養現場難題
.當孩子在超市裡發脾氣、耍賴,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們不吃晚餐、晚上不睡覺、早上拒絕起床時,父母們又該怎麼做?
.當祖父母溺愛孫輩時,父母該如何拿捏自己的教養風格?
.孩子幫忙做家事的時候,父母該給零用錢嗎?
.該幫孩子請保姆嗎?適當的分離是必要的嗎?
.孩子總是愛頂嘴,父母們如何以身作則?
.幫孩子洗澡宛如惡夢,叫他們洗澡總是一拖再拖,進了澡盆又不想出來。如何是好?
.孩子要求擁有一支手機,父母該答應嗎?
.該如何安排與孩子共同出遊的旅行假期?

★針對問題,抽絲剝繭,清楚明瞭,深入解析!
本書針對父母們最棘手的教養難題、最深層的育兒焦慮,一一提出精闢的解答。
第一部從教養態度、父母作為、親子溝通、家庭力量、規矩原則、理解與包容、尊重孩子的決定、情感的傳遞⋯⋯等,提點出正向教養的27種核心精神。
第二部是全書重心,整理所有父母在教養現場中面臨的難題,採「問」「答」方式,將問題以簡單明白的方式條列,讓讀者能迅速對應問題並找出解方。書中並將問題按照年齡及各種情況分類,可按學齡前、學齡期、青少年期不同階段尋找各種因應方案,甚至含括收養、單親家庭、繼親家庭等親子關係,以及外出旅行、搬家、寵物等生活中各種狀況的探討。當你翻閱到針對特定教養問題的章節時,不僅能找到「現在該怎麼做」的具體建議,還包括「預防未來發生問題」的提點解析。每篇主題都有「教養指南」單元,可廣泛運用來解決其他衍生的問題,並幫助你了解孩子在回應父母的過程中所學到的事物。
父母在生活裡遇到的教養問題五花八門,可隨時針對問題翻閱本書找出解方,快速學到正向教養的菁華,養出自信、獨立、有責任感且與他人相互尊重的孩子。

【本書特色】
★「正向教養」系列叢書共出版22冊,以16種語言發行60國,全球銷售逾600萬冊。
★作者簡.尼爾森為阿德勒學派教養權威、美國風行40年的「正向教養」創始人。
★將「正向教養」的概念整理出核心應用工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更能理解並應用。
★「正向教養」修訂版本與時俱進,納入電子產品等當代教養問題對策。
★台灣首位獲美國PDA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導師及講師──姚以婷專文導讀、審訂。

【熱情推薦】
KK笑老師╱「教養不正經」粉絲專頁版主
李崇建╱作家 
周育如╱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
姚以婷╱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國際顧問和認證導師、中華亞洲阿德勒諮商暨應用協會理事長、台灣亞和心理諮商和訓練中心院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宜男╱兒童職能治療師
曾文志╱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育學創辦人
趙崇甫(大樹老師)╱育兒諮詢顧問
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與早期教育學校講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盛讚】

我們沒辦法在當「父母」這項任務上期待下一次經驗會更好,「教養之路」,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考驗和學習。但我們又想避開因為情緒衝動或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下所造成的傷害。作者們提供家庭中各種衝突情境的範例和處理建議,是一本很適合常常瀕臨崩潰的父母或老師閱讀的「教養手冊」。──KK笑老師╱「教養不正經」粉絲專頁版主

沒想到帶孩子還能有這麼完整的專業工具書,幫忙解答各項讓家長憂心不已的問題!本書就像是一本育兒百科,所有我遭遇過的育兒困難,竟然都能夠在書中查找到應對方法,平撫許多屬於家長特有的焦慮情緒。珍惜並善用書中理論與實務的寶貴結晶,將會讓您在育兒路上輕鬆不少,成就育兒有方的智慧家長和有愛家庭。──姚以婷╱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國際顧問和認證導師、中華亞洲阿德勒諮商暨應用協會理事長、台灣亞和心理諮商和訓練中心院長

我分享正向教養已經好幾年,因為理論與實務的結合緊密,且提供多種策略與工具,具體可行。譬如說,討論能在互相尊重的氣氛中進行,對彼此說「愛」也變得自然而然。不需要再玩心理控制或情緒勒索的遊戲,親師生都為自己負責,更願意合作,而非你爭我奪。父母願意讓孩子有獨立思考,並且欣賞孩子應對生活困境的承擔。正向教養能帶著我們接近幸福,期待藉著這本書,把福氣跟您分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本書以「27種核心態度」與「日常生活難題解決方案」兩部分切入,實際案例與情境讓我們在閱讀時,即能身歷其境般在腦中跟著演練,彌補了以往看書「只學到觀念」卻「學不到經驗」的紙上談兵困境,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家長、老師與醫療專業人員的一本實用工具書。──陳宜男╱兒童職能治療師

本書承襲阿德勒學說的社會情懷,內含將孩子這塊璞玉巧琢成器的最佳基本工具,並針對近百種親職難題,提供優雅的教養技術,建議父母以望子承擔的智慧,打造孩子一生受用的生活技能。本書是父母能夠不負天職、教養孩子成材的有效利器。 ──曾文志╱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透過阿德勒對於兒童的長期關注,我們可以掌握教養的核心態度,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加上正向教養針對不同階段的策略和行動,父母不再是孩子的敵人,而是和孩子成為教養的合夥人,一起邁向自立與共好的幸福人生!──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育學創辦人

臨床工作中可發現許多行為困擾的孩子,多是喪失信心的孩子,他們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肯定的,於是用其可知的方式解決問題(例如:發脾氣、退縮、哭泣、放棄等等),而讓父母疲於奔命卻成效有限。欣喜這本書上市,本書詳細以阿徳勒正向教養學舉例孩子生活中所面臨的各項成長挑戰,讓父母能藉由實際技巧的教戰守則,學習著溫和且堅定的教養,與孩子建立連結、創造信任關係,讓每一次的錯誤成為孩子最好的練習機會,讓孩子能重拾自尊、肯定自我價值。誠摯推薦給想與孩子重新建立連結、改變親子關係、賦能孩子的您。──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與早期教育學校講師

本書以最友善讀者的方式,為我們的教養工具箱補充了數百條具體的建議,這些建議不是用來讓孩子為錯誤「付出」代價,而是讓他們學習生活技能並為未來培養健康的自尊。它幫助孩子成為贏家!」──麥克爾.布洛克(Michael L. Brock),教育學者、《學校:聰明教養》(School-Smart Parenting,暫譯)作者、《七種培養學生能力的策略》(7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Capable Students,暫譯)合著作者

認識這些作者就等同於明白事情總會愈變愈好一樣,他們再次透過本書的修訂和擴充證明了此點。在探尋如何看待孩子令人憂心的童年及其青少年階段行為線索的父母,將於本書中發現合理、實用的訊息和建議。好好運用這些原則,將可確實改善每位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蘇珊娜.史密莎(Suzanne J. Smitha),理學碩士、學校諮商師

在所有書籍當中,我最推薦本書給前來諮商的父母,讓他們得以在面對日常教養問題上獲得需要且立即的幫助。這與我教導父母去創造健康、相互尊重的家庭關係有著完全一致的原則。──芭芭拉.門登霍爾(Barbara Mendenhall),婚姻、家庭和孩童治療師

本書提供特別有利於孩子的教養方式,因為它包括以積極、培育和尊重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而非加以懲罰和展現威權的策略。──吉姆.博德(Jim Bird),博士、韋伯州立大學孩童與家庭研究學系系主任

正向教養是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教養孩子的有效方法。本書在你尋求解決方案時,提供現成的參考。我們發現,正向教養是公立學校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卓越方法;這個方法降低了百分之九十的紀律問題。──肯特.拉森博士(Dr. M. Kent Larsen),猶他州希伯市希伯谷小學校長

本書是我在教養上最重要的參考資源。我很感謝它賦予我觀察孩子行為的能力,並從中學到許多可以在家庭中運用的正向教養原則,以及如何預防未來發生問題的建議和教養指南。我特別喜歡從書中引述的真實故事中汲取教訓。我超愛這本書的!──蘇珊.弗萊諾(Susan Fleenor),居住在華盛頓州肯莫爾市的一名母親

感謝作者們撰寫正向教養系列叢書。這些書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們家的生活,而今我希望也能改變我教的五年級學生的生活。我希望幫忙傳播這些理念,讓世界各地的孩子、老師和父母都能從正向教養所傳遞的智慧中受益。──黛比.基茲(Deby Jizi),五年級老師

我在雙胞胎男孩出生後買了這位作者的書──包括本書和《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等。當我的孩子開始學步後,我看了各種關於教養的電視節目。我確實有個問題:兒子在快滿兩歲時,開始會咬他的弟弟。我決定對他強硬一點,並按照電視節目裡的建議,他只要一咬人,就把他放到角落裡。兩個月後,他比以往表現得更糟,我們倆的壓力都很大,而他弟弟還是不斷地被咬。我認為這一切實在沒效益,所以停止收看任何教養節目,並拿出我一直奉行的正向教養書籍。我為兩個孩子都買了固齒器,這樣他們不會爭奪,並告訴我兒子不能咬弟弟,要咬就去咬固齒器。每次當他想咬人時,我會溫和地告訴他不要咬弟弟,而是咬固齒器。那天結束時,情況就好轉了;之後的兩天內,他已經變得平靜許多,幾乎不再有意外發生。現在咬人的現象可能每週才出現一次,真的很棒。我從此決定繼續閱讀這系列書,而不要聽電視節目上講的。我絕不會停用正向教養的技巧。我的兩個孩子都很開心、很熱情且和樂融融。這些技巧比把孩子放在角落裡讓我感覺舒服多了。我們全家衷心地致上謝意。」──阿米莉亞,兩歲哈米什和芬利的母親
  • 推薦序 父母願意自我提升,是正向教養的起點
  • 導讀 只有愛不足以教養,用對方法才能幫孩子長智慧
  • 說明 如何使用本書
  • 前言 滋養全家的身心健康
  • 第一部 正向教養的27種核心態度
    • 1 溫和且堅定
    • 2 決定做法,然後行動
    • 3 少說,多做
    • 4 貫徹執行
    • 5 以機會教育取代懲罰,從錯誤中學習
    • 6 改善溝通技巧
    • 7 設定合理的期望
    • 8 舉行家庭會議
    • 9 提供有限的選擇
    • 10 設定限制
    • 11 建立日常慣例
    • 12 真正認識孩子
    • 13 歡迎錯誤
    • 14 以積極暫停取代處罰
    • 15 對孩子一視同仁
    • 16 專注於解決方案,讓孩子一起想辦法
    • 17 多注意孩子的行動,而非言語
    • 18 不做承諾也不接受承諾
    • 19 幫助孩子感受歸屬感和重要性
    • 20 使用鼓勵,而非讚美和獎賞
    • 21 說不
    • 22 幽默感
    • 23 好好生活
    • 24 避免貼標籤和吃藥
    • 25 有信心
    • 26 確實傳達愛的訊息
    • 27 採取小步驟
  • 第二部 日常教養問題的解決方案
    • Part 1 學齡前的各種問題
      • 斷奶
      • 一夜好眠
      • 恐怖的兩歲
      • 洗澡問題
      • 就寢問題
      • 尿床
      • 咬人
      • 無聊
      • 虐待動物
      • 愛哭
      • 予取予求
      • 吃飯問題
      • 午睡
      • 不要!
      • 聽話與順從
      • 肥胖
      • 如厠訓練
      • 害羞
      • 鬧脾氣
      • 觸碰物品
      • 收拾玩具
      • 分享及自私
      • 手足間的競爭
      • 愛噘嘴、抱怨和其他負面行為
      • 頂嘴和不敬
      • 憤怒或具攻擊性的孩子
      • 幼兒園和托兒所
      • 拖延
      • 分離焦慮
      • 性探索和性教育
      • 孩子的恐懼
      • 干擾及糾纏行為
    • Part 2 學齡期的各種問題
      • 坐車時的問題
      • 手機
      • 家事
      • 零用錢
      • 穿衣服的拉鋸戰
      • 藐視、不聽話和叛逆
      • 醫生、牙醫和剪髮
      • 憂鬱
      • 公平與嫉妒
      • 和朋友吵架
      • 和兄弟姊妹吵架
      • 髒話和咒罵
      • 習慣的問題
      • 打人和體罰
      • 家庭作業
      • 學校問題
      • 練習(鋼琴、舞蹈、體育和其他活動)
      • 說謊或編故事
      • 傾聽
      • 操控
      • 早晨的問題
      • 自尊
      • 生病
      • 偷竊
      • 暑假
      • 告狀
      • 發牢騷
      • 思想負面的孩子
      • 沒有運動精神
      • 缺乏動力和不感興趣
      • 注意力缺失症
      • 霸凌
    • Part 3 青少年期的各種問題
      • 電子產品:電視、電子遊戲、iPod、電腦等
      • 交友問題
      • 物質主義
      • 自殺和自殘
      • 什麼事都不告訴我
      • 青春痘
      • 手淫問題
    • Part 4 教養態度及親子關係的各種問題
      • 收養
      • 離婚
      • 單親教養
      • 繼親家庭
      • 不同的教養風格
      • 父母的恐懼
      • 「好孩子」
      • 與祖父母相處
      • 過度保護、寵溺和拯救
      • 價值觀與禮貌
    • Part5 其他各種問題
      • 保姆
      • 搬家
      • 照顧寵物
      • 破壞財物
      • 整理房間
      • 與孩子購物
      • 旅行
      • 出外工作
      • 死亡和悲傷
      • 性虐待
      • 藥物濫用
    • 致謝辭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