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佛教醫學:根除身病、心苦與死亡的無上醫學

出版日期
2024/09/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01065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佛教醫學,是至高無上的「生命科學」。因為佛教醫學可以解開身、心、世界與生、老、病、死、苦的根本、起源之真相,且能圓滿解決一切人生疾苦。

★本書領先全球,找到「癌症的成因」、「癌症的病因」與「救療一切病人的方法」。同時也找到「生死輪迴的起因」、「愚痴解藥」與「死亡解藥」。

★佛教醫學,依「佛說的一切經典」編輯而成;傳統佛教(小乘、大乘、密乘),依「佛說的部分經典」由祖師創立而成,兩者融合,必能振興佛教。

【隱沒2500多年的「佛教醫學」重現人間】
在搜尋工具的協助下,編者在數位大藏經,從「醫病」關鍵字開始,順藤摸瓜,往返搜尋相關經文。依據佛經之意,採用「四依止」、「佛經解釋佛經」最高標準編輯。同時依據佛經之意,整合佛法與世間醫學,由點到線再到面,10多年千辛萬苦,終於完成大藏經「佛教醫學」的初步拼圖。

【佛教醫學,是佛法的中心思想】
釋迦牟尼佛說,我是大醫王①。我說的法,是一門根除生老病死苦的無上醫學②。佛又說,世間醫學能治「身病」;佛法能治「心病」以及淨化「世界」③。因此消滅心病(貪嗔癡、我執、無明)解脫生老病死苦的輪迴,是小乘、大乘、密乘佛經的共同特色,所以說「佛教醫學」是佛法的中心思想。

〔註解〕①如佛在《雜阿含經》說:「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②如佛在《生經》說:「佛……為無上醫,常以法藥,療諸心病。」在《醫喻經》說:「汝等當知,如世良醫,知病識藥……如來……亦復如是……為眾生說,而令斷除生法、苦本。生法斷故,而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苦永滅。」③如佛在《奈女耆婆經》說:「佛告耆婆,汝宿命時,與我約誓,俱當救護天下人病。我治內病(心病),汝治外病(身病)。」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

【佛教醫學,解開「身、心、世界」的真相】
本書依據佛經之意,整合佛法與世間醫學,成為全球醫界夢寐以求的「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佛教稱之為「身、心、世界醫學模式」。這種醫學模式,能夠解開「身、心、世界」與「生、老、病、死、苦」的根本、起源之真相,由於知道一切真相,所以能圓滿解決一切問題。

【佛教醫學,是人類救星】
佛是無上智慧①,是無上大師。唯有佛教醫學(佛法)能夠引導人類獲得健康、和平與永恆安樂,故說,佛教醫學是「人類救星②」。

〔註解〕①如佛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佛無上智慧,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在《雜阿含經》說:「世尊為大師,無上救世間……慧光照一切……度生死彼岸。」②如佛在《大莊嚴論經》說:「唯佛救世間。」

【佛教醫學,可以彌補傳統佛教的缺失和不足】
1.傳統佛教在「人為」的污染下,產生許多弊端:例如(1)小乘、大乘、密乘之間互相詆毀。(2)相似佛法和假佛法盛行,導致大部分人接觸到的都是這兩者。(3)許多人學佛多年仍然找不到,有把握於今生解脫生死的答案。今佛教醫學回歸「佛說的一切經典」,恢復佛法「平等相攝,圓融無礙」之功能,故自然化解傳統佛教的一切弊端。

2.現代人排斥佛教(視為消極迷信),相信醫學與科學。因此佛教醫學依據佛經之意,在佛法與世間醫學、科學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以醫學、科學角度解說佛法。期盼病人、醫護人員與真理追尋者,都能了解殊勝圓滿的佛法真理。

3.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佛教醫學先以治病、救苦救難、修練氣功、改善命運等生活上的需求來接引大眾,再把大眾需求,跟解脫、成佛整合成為一套修行法門。這套法門就是「往生淨土的五個條件」,它統攝一切修行法門,也就是說,無論修小乘、禪宗、密宗或其他佛法,不用改修淨土法門,只要融合這五個條件,就能保障於今生往生淨土而解脫生死。

【此生必讀的一本書】
這是有深度的書,必須多看幾遍,依照書中佛經說的去做,才能得到廣大深遠利益,解決人生疾苦,往生淨土得到永恆安樂,最終滅盡心病圓滿成佛。如對本書內容有疑問,可上網查詢CBETA大藏經或佛學辭典,也歡迎到YouTube佛教醫學頻道上留言發問。
  • 書封
  • 目錄
  • 〔自序〕
  • 第1章 引言
    • 一、一切眾生皆被「三支毒箭」射中
    • 二、世間醫學(生物醫學模式)的局限與無奈
    • 三、佛教醫學(身、心、世界醫學模式)才是完整醫學
      • (一)治病、防病
      • (二)救苦救難、所求如願、化解心苦、改善命運、保佑平安
      • (三)修練無上氣功
      • (四)身、心、世界真相;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 (五)生天、解脫,乃至成佛
  • 第2章 佛教醫學是「實證醫學」
    • 一、我親見的兩位聖僧
      • (一)廣欽老和尚
      • (二)救世師父
    • 二、念佛、菩薩聖號,癌症奇蹟痊癒案例
    • 三、「活著」往生淨土案例
    • 四、證道者的傳奇事蹟
    • 五、古代眾多名醫都是佛弟子
    • 六、世界著名學者對佛教之評論
    • 七、宗教信仰對病人健康之影響
  • 第3章 生命的本源:生老病死苦生起的因緣
    • 一、《長阿含經》闡述,生命的本源
    • 二、《華嚴經》闡述,生命的本源
    • 三、十二因緣,解釋名詞
    • 四、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表解
    • 五、波斯匿王,請佛證明「人死後,此心不滅」
    • 六、死亡到投胎的中間站-中陰身
    • 七、從中陰身,到投胎的過程
    • 八、在「穢土」世界,誕生
    • 九、心,有大力「世界」生
    • 十、物質世界,如何產生?
    • 十一、心,是一切存在的終極基礎
      • (一)綜觀「身、心、世界」
      • (二)心的本質相貌
    • 十二、科學和醫學證實「心靈不滅」
      • (一)大腦死亡,知覺反比生前更敏銳
      • (二)六道輪迴的證明
    • 十三、科學家與證道者解釋「一切唯心造」
  • 第4章 人生疾苦生起的因緣:癌症的成因
    • 一、眾生為了五欲、六塵而造業
    • 二、病起於業
      • (一)共業
      • (二)自業
      • (三)前世業
    • 三、業起於心
      • (一)心為業主,心為法本!
      • (二)一切眾生,都有「心病」
      • (三)心病「貪瞋痴」,是癌症發生的病因
      • (四)「貪瞋痴」產生的後果
      • (五)「貪瞋痴」的根源,是「我執」和「無明」
    • 四、出生「穢土」必有濁惡之「身、心、世界」
      • (一)「身」為苦本
      • (二)「心」是病因
      • (三)「世界」濁惡
    • 五、科學和醫學,證實「癌由心生」
      • (一)科學發現,癌症是「人造」疾病
      • (二)一萬名癌症病例,說明癌症是心病
      • (三)醫師見證,病由心生
      • (四)醫典見證,病由心生
  • 第5章 佛教醫學,如何救療一切病人?
    • 一、疾病的相貌:癌症的表現
    • 二、第一部分:世間醫學聯手
      • (一)為何應接受西醫療法?
      • (二)醫師意見
    • 三、第二部分:佛法治病
      • (一)早日康復的方法
      • (二)四種醫術聯手
      • (三)造十種業,得健康、長壽
      • (四)佛教飲食觀:肉、酒、五辛
      • (五)懺悔改正
    • 四、具備「往生淨土的五個條件」成就無上治病大法
      • (一)聞法
      • (二)發菩提心(發願成佛、奉行六波羅蜜)
      • (三)發願往生淨土
      • (四)專念阿彌陀佛,或修其他佛法
      • (五)把修行功德迴向求生淨土
    • 五、科學與醫學,證實心念與健康相連
      • (一)念佛可以形成「正面情緒」
      • (二)禪修培育出「世上最快樂的人」
      • (三)心念,能傳送「療癒能量」
      • (四)醫師見證,心念與疾病
      • (五)醫典見證,心念與治病
  • 第6章 解脫、成佛的核心觀念
    • 一、四依止,是學佛、信仰的最高準則
    • 二、佛說,五乘,目的是成佛
    • 三、生老病死苦的起因、根本
    • 四、解脫,乃至成佛的「安穩正路」
    • 五、佛菩薩的法藥,才能救療眾生
    • 六、福慧雙修,能治病、改運、解脫、成佛
    • 七、禪定、淨土統攝一切修行法門
    • 八、一切法門可單修、複修、交替修
  • 第7章 禪定法門
    • 一、禪修須知
      • (一)禪定解脫的基本功
      • (二)禪修注意事項
    • 二、成佛三種方法
      • (一)第一種成佛方法:奢摩他
      • (二)第二種成佛方法:三摩鉢提
      • (三)第三種成佛方法,禪那
    • 三、禪宗、小乘行者,應當往生淨土
  • 第8章 淨土法門
    • 一、淨土特色與修行重點
    • 二、往生淨土的因緣
      • (一)淨業三福-《佛說觀無量壽經》
      • (二)九品往生-《佛說觀無量壽經》
      • (三)攝生三願-《佛說無量壽經》五譯本對照
      • (四)三輩往生-《佛說無量壽經》五譯本對照
      • (五)持名念佛-《佛說阿彌陀經》二譯本對照
      • (六)修其他佛法,也能往生淨土
    • 三、禪淨雙修,乃第一善根
  • 第9章 「活著」往生真善美的淨土世界
    • 一、「活著」往生淨土世界
    • 二、真善美的「身、心、世界」
      • (一)身:身體強健、美貌、妙音、壽命無量
      • (二)心:心住禪定,無比的智慧、神通、快樂、辯才
      • (三)世界:衣食自然、良師益友、六塵說法療癒心病
  • 第10章 應弘護,大小乘,誹謗定墮地獄
    • 一、佛隨眾生根器,說三乘,最終目的是成佛
    • 二、大乘、小乘,都只是佛法的一部分
    • 三、不小心,就會誹謗佛法
    • 四、誹謗大小乘,師徒一起墮地獄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