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出版日期
2020/07/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98852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次第架構完整的淨土實修讀本

  從修習佛法的基本知見開始,
  介紹淨土法門的特色、源流始末,與實修方法;
  並收錄《阿彌陀經》、《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聖嚴法師傳授他對淨土法門的融攝與體悟,
  既有解門的基礎,又有行門的練習。
  閱讀此書,猶如親臨現場聆聽開示,接受法師的親自指導。

  在人間,不管是哪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人為或自然的狀況使得我們不快樂,使得環境不安定、不安全,其實用修行的方法都可以改變。因為大家不修行,內心很痛苦、很煩惱,所以才造成社會和世界的不安寧。

  如果修行,讓心清淨了,我們的環境也跟著清淨,這就是心淨國土淨。且內心清淨,會覺得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討厭,那就是在人間淨土之中,然後再求生西方淨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淨土法門是這麼簡單,反而很不容易讓人相信,但是釋迦牟尼佛還是苦口婆心,不斷地介紹阿彌陀佛。在大乘經典中,除淨土三經外,提到阿彌陀佛的就有兩百七十多部。沒有任何一種法門、一尊佛、一尊菩薩,像阿彌陀佛一樣占有那麼大的分量和篇幅。可見釋迦牟尼佛是多麼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讚歎、介紹阿彌陀佛。

  【完整修習淨土法門】
  # 修學佛法的正知見
  #「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
  #「無相念佛」:念佛禪
  #《阿彌陀經》講記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 封面
  • 編者序
  • 第一篇 修學佛法的基本知見
    • 第一章 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教、理、行、果
    • 第二章 修行的真義:慈悲心與智慧心
      • 一、修行的重點在心
      • 二、修行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和智慧心
    • 第三章 修行必備的條件:發菩提心
      • 一、菩提心即是幫助眾生解脫煩惱
      • 二、如何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次第
      • 三、菩提心的五個層次
    • 第四章 修行的原則:解行並重
      • 一、解行如鳥之雙翼不可偏廢
      • 二、知戒定慧,以身口意行六度
      • 三、在精進修行中學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 第五章 佛法的觀念:苦、無常
      • 一、佛法的基本觀念:苦的事實
      • 二、無常觀
      • 三、五蘊無常
    • 第六章 業報
      • 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 二、涓滴惡業積累成重報:災難發生的原因
      • 三、別業:懺悔功德減輕業報
    • 第七章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 一、往生的過程
      • 二、決定往生的力量:隨重、隨習、隨念、隨願
      • 三、往生時保持正念最重要
      • 四、往生後的世界
      • 五、往生前的準備
    • 第八章 慚愧、懺悔、迴向
      • 一、未盡力利益他人、成長自己就該慚愧
      • 二、懺悔錯誤,轉變習氣
      • 三、最有力量的迴向是讓他人同獲修行利益
    • 第九章 感恩是度眾生的基本立場
      • 一、心懷感恩能減少煩惱
      • 二、感恩的對象:三寶、父母、國家、眾生
      • 三、報恩的方法
  • 第二篇 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阿彌陀佛的意思
      • 二、「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彌陀本願
      • 三、淨土法門的殊勝
    • 第二章 修行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信、願、行
      • 一、信
      • 二、願
      • 三、行
    • 第三章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 一、念佛的基本原則:繫念一心
      • 二、念佛的基本方法
      • 三、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 四、如何保持正念、淨念
    • 第四章 往生西方的條件:「淨土三經」的融攝
      • 一、《阿彌陀經》的往生條件
      • 二、《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 三、《觀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 四、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
      • 五、修行淨土法門的正確心態
    • 第五章 淨土釋疑
      • 一、何謂三身四土
      • 二、釋疑
    • 第六章 念佛法門的難行道:禪觀法門
      • 一、法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 二、現生即得念佛三昧而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 第三篇 無相念佛──念佛禪
    • 第一章 何謂念佛禪
      • 一、念佛即禪的法門
      • 二、念佛禪與佛七的差異
    • 第二章 念佛禪的基本觀念
      • 一、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 二、修行從有相開始
      • 三、有相到無相念佛的過程與方法
    • 第三章 念佛禪的修行方法:念佛禪的三種文獻
      • 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 二、《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
      • 三、《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行三昧
    • 第四章 念佛的功能:同時完成三種淨土
      • 一、建立寬廣的淨土觀
      • 二、念佛的功能
      • 三、修行從自心淨土開始
  • 第四篇《阿彌陀經》講記
    • 第一章 簡介
    • 第二章 經文內容
      • 一、序分
      • 二、正宗分
      • 三、流通分
  • 附錄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 前言
      • 一、阿彌陀佛的弘願
      • 二、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
    • 至心發願
    • 佛光慈攝
    • 彌陀本願
    • 眾罪消滅
    • 意不顛倒
    • 彌陀相迎
    • 菩提滿願
    • 後記
    • 〈慈雲懺主淨土文〉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