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社會工作

出版日期
2024/01/2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6944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何謂「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者」的特質應該包含什麼?
  關於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倫理」又有哪些?

  社會工作是一門以助人為主的專業,對於應該提供服務對象什麼需求、該以何種方式及心態與服務對象交流,以及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內容有哪些等,這些相關概念都是在學習社會工作這門領域時,首先必須要理解清楚的。
  另外,隨著時間、地域的不同,許多觀念及規定也會有所演變與差異,因此本書內容不僅包含社會工作的基本知識,也將社會工作的起源、發展脈絡、不同國家的發展情形等,一一列出重點並加以說明。
  • 第1章 何謂社會工作
    • UNIT 1-1 社會工作的定義
    • UNIT 1-2 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
    • UNIT 1-3 社會工作的專業目標
    • UNIT 1-4 社會工作(者)的特質
    • UNIT 1-5 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
    • UNIT 1-6 與社會工作相關的專業/學門
    • UNIT 1-7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
  • 第2章 社會工作的演進與專業發展
    • UNIT 2-1 社會工作的緣起與慈善事業
    • UNIT 2-2 慈善組織會社與科學慈善
    • UNIT 2-3 睦鄰運動與湯恩比館
    • UNIT 2-4 雅當斯的芝加哥霍爾館與瑞奇孟的《社會診斷》
    • UNIT 2-5 專業化的論點
    • UNIT 2-6 美國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一)
    • UNIT 2-7 美國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二)
    • UNIT 2-8 英國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
  • 第3章 臺灣的社會工作
    • UNIT 3-1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源─日治時期
    • UNIT 3-2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源─國民政府時期
    • UNIT 3-3 社會福利法規與政策的發展(一)
    • UNIT 3-4 社會福利法規與政策的發展(二)
    • UNIT 3-5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工作方法的發展
    • UNIT 3-6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制度的建制
    • UNIT 3-7 專業組織與社會工作師法
  • 第4章 社會工作理論
    • UNIT 4-1 社會工作需要理論?
    • UNIT 4-2 社會工作的理論架構
    • UNIT 4-3 精神分析論(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 UNIT 4-4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 UNIT 4-5 認知行為理論(Cognitive-behavioural Theories)
    • UNIT 4-6 短期介入取向(一)──任務中心取向
    • UNIT 4-7 短期介入取向(二)─危機介入取向(Crisis Intervention)
    • UNIT 4-8 短期介入取向(三)─問題解決取向(Problem-Solving)
    • UNIT 4-9 短期介入取向(四)─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
    • UNIT 4-10 中介理論架構─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與生態系統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s)
    • UNIT 4-11 基變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
    • UNIT 4-12 充權社會工作與反壓迫實務
    • UNIT 4-13 女性主義社會工作(Feminist Social Work)
    • UNIT 4-14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觀點
  • 第5章 個人的社會工作實施
    • UNIT 5-1 個人的社會工作實施之定義
    • UNIT 5-2 助人的專業與專業關係
    • UNIT 5-3 個人的社會工作實施過程
    • UNIT 5-4 個人社會工作實施的介入技巧
    • UNIT 5-5 綜融(generalist)與專精(specialist)之辯
  • 第6章 家庭社會工作
    • UNIT 6-1 家庭的型態與變遷
    • UNIT 6-2 家庭社會工作與服務
    • UNIT 6-3 家庭評估與家族治療
  • 第7章 團體的社會工作實施
    • UNIT 7-1 團體與團體的社會工作實施
    • UNIT 7-2 社會團體工作的理論基礎
    • UNIT 7-3 社會團體工作實施模式
    • UNIT 7-4 團體的類型
    • UNIT 7-5 團體的要素
    • UNIT 7-6 團體發展階段
    • UNIT 7-7 團體的領導
  • 第8章 社區工作與社區組織
    • UNIT 8-1 社區工作的定義與相關概念
    • UNIT 8-2 臺灣的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
    • UNIT 8-3 社區工作的理論基礎
    • UNIT 8-4 社區工作三大模式
    • UNIT 8-5 社區工作的過程(一)
    • UNIT 8-6 社區工作的過程(二)
    • UNIT 8-7 社區工作應用的議題
  • 第9章 社會工作實施領域
    • UNIT 9-1 兒童
    • UNIT 9-2 少年
    • UNIT 9-3 學校社會工作
    • UNIT 9-4 身心障礙者
    • UNIT 9-5 心理衛生
    • UNIT 9-6 老人
    • UNIT 9-7 性別平等
    • UNIT 9-8 醫療與健康照護
    • UNIT 9-9 少數群體服務—原住民與新移民
    • UNIT 9-10 災難
    • UNIT 9-11 司法、矯治與藥物濫用
    • UNIT 9-12 職業社會工作/員工協助方案(EAPs)
  • 第10章 社會工作督導
    • UNIT 10-1 督導的發展
    • UNIT 10-2 督導的功能
    • UNIT 10-3 督導的目標
    • UNIT 10-4 督導中的權力關係
    • UNIT 10-5 督導的實務模型、階段與類型
  • 第11章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 UNIT 11-1 證據為基礎的社會工作研究
    • UNIT 11-2 量化與質性研究的理論與科學方法邏輯體系
    • UNIT 11-3 社會工作的研究步驟
    • UNIT 11-4 量化研究—調查研究與實驗設計
    • UNIT 11-5 質性研究
    • UNIT 11-6 方案評鑑(program evaluation)與個案研究(case studyresearch)
    • UNIT 11-7 研究倫理
  • 第12章 社會工作管理
    • UNIT 12-1 管理(management)與行政(administration)
    • UNIT 12-2 管理理論
    • UNIT 12-3 社會工作與人群服務組織
    • UNIT 12-4 管理的角色與責任
    • UNIT 12-5 規劃
    • UNIT 12-6 組織
    • UNIT 12-7 人力資源管理
    • UNIT 12-8 領導與團隊
    • UNIT 12-9 契約委託管理
    • UNIT 12-10 社會服務行銷
  • 第13章 福利服務與社會福利政策
    • UNIT 13-1 福利的範疇與功能
    • UNIT 13-2 社會福利政策的意識型態
    • UNIT 13-3 福利國家
    • UNIT 13-4 福利的配置—提供者與受益者
    • UNIT 13-5 福利的供給
    • UNIT 13-6 福利輸送
    • UNIT 13-7 福利的財務來源與體制
  • 第14章 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 UNIT 14-1 社會工作倫理的演進
    • UNIT 14-2 倫理守則的內涵
    • UNIT 14-3 倫理的決策模式
  • 第15章 充權與社會運動
    • UNIT 15-1 人權、充權與社會正義
    • UNIT 15-2 社會運動與社會工作
  • 第16章 社會工作最佳實務
    • UNIT 16-1 實務的智慧
    • UNIT 16-2 批判的社會工作最佳實務(Critical Best Practice CBP)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