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不是鄭成功的傳記,也不是「發現」鄭成功的新史實或「創造」新詮釋,而是要去「發掘」人們曾以哪些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他。 他是什麼樣的人物?他是縱橫東亞海上的弄潮兒?反清復明的孤臣孽子?中日混血兒?驅逐西方殖民者的民族英雄?反帝國主義的先鋒?漢人開拓臺灣的始祖?具有奇妙力量的神祇?繼承鄭家海洋勢力的梟雄?西洋人所說的海盜王?割據一方、「分裂中國」的軍閥?臺灣原住民的滔天災難? 由於基層民眾的期盼、文人的感懷、知識份子的熱情,以及政權統治的需要,他的真實經歷,那一丁點的歷史事實,已被種種不同的想像所覆蓋。 【作者簡介】 江仁傑生於臺灣桃園,長期混跡於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系,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現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建置計畫」專任助理。歷史是興趣與思考方式,但並不是職業;數位科技不是主修,卻意外成為工作;曾經最愛理論,但現在只想閱讀故事。
- 文明叢書序
- 自 序
- 鄭成功的歷史形象
-
從人到神──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
-
早期史料的缺乏
-
「神化」形象初次現形
-
清朝官方眼中的叛逆
-
閩臺地區民眾心目中的神明
-
臺灣地方文人的感懷
-
西方人眼中的海盜與異教魔王
-
-
晚清以來的正面形象
-
清末官方大翻案
-
清朝中央語帶保留,地方官員大力推崇
-
中國民族主義革命的諸神之一
-
鄭成功創建了天地會?
-
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象徵
-
-
日本江戶時期到明治維新
-
「國性爺」──庶民文化中的日本英雄
-
江戶史書中的母親
-
水戶藩豎立了鄭成功之碑
-
維新之後對外侵略
-
-
殖民政府的宣傳樣版
-
「延平郡王祠」變「開山神社」
-
「臺灣開創鄭成功」立下了「帝國殊勳」?
-
臺灣「愛國婦人會」的戲劇
-
在教科書裡
-
-
殖民社會下的漢人英雄與神祇
-
漢人的鄭成功神話傳說
-
殖民時期的鄭成功地名傳說
-
鯨魚化身傳說
-
法寶傳說
-
民間祭祀活動中的鄭成功
-
維持漢人式的形象
-
-
中華民國/臺灣的民族英雄
-
二二八事件時的鄭成功
-
「開山神社」再變回「延平郡王祠」
-
鄭成功的外貌
-
國民革命的鄭成功vs.破壞中華文化的中共
-
蔣介石、鄭成功功績比一比
-
民間的觀點
-
對於鄭成功的批判
-
「臺灣主體性」之下的爭論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英雄
-
反帝國主義的民族英雄
-
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懷疑
-
再度與「臺灣問題」掛鉤
-
重新評價施琅
-
誰才是「民族英雄」?
-
-
日本與西方的觀點
-
二戰之後的日本鄭成功形象
-
日本性的變與不變
-
西方視野:揮之不去的海盜形象
-
從刻板印象到多元觀點
-
-
面向海洋新形象
-
全球化與「海洋國家」
-
「海洋文明」代表中國的開放
-
兩岸宣揚海洋形象的異同
-
- 代結語:英雄如何被想像
- 參考書目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