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集合多位史學專家,考據了臺灣在史前時代的地理、歷史,一直到近代蔣經國去世、臺灣解除戒嚴的一份完整歷史脈絡。
全書共分七個章節,第一章「早期臺灣」描述了臺灣的地理環境與早期住民的社會生活;第二章「荷蘭入侵的38年」描述了臺灣在荷蘭與西班牙人殖民統治期間的社會經濟與抗爭歷史;第三章「明鄭時期」描述了鄭成功光復後的臺灣的發展;第四章「清代前期」描述清朝早期對臺灣的定位與社會發展;第五章「清代後期」描述滿清末期外國人的入侵與臺灣現代化的進程;第六章「日本統治的50年」描述日據時代的殖民統治與臺灣人的抗日活動;第七章「當代臺灣」描述臺灣光復到解除戒嚴時的臺灣政治與社會發展。
全書共分七個章節,第一章「早期臺灣」描述了臺灣的地理環境與早期住民的社會生活;第二章「荷蘭入侵的38年」描述了臺灣在荷蘭與西班牙人殖民統治期間的社會經濟與抗爭歷史;第三章「明鄭時期」描述了鄭成功光復後的臺灣的發展;第四章「清代前期」描述清朝早期對臺灣的定位與社會發展;第五章「清代後期」描述滿清末期外國人的入侵與臺灣現代化的進程;第六章「日本統治的50年」描述日據時代的殖民統治與臺灣人的抗日活動;第七章「當代臺灣」描述臺灣光復到解除戒嚴時的臺灣政治與社會發展。
-
第一章 早期臺灣
-
第一節 地理環境和早期住民
-
一、地理環境
-
二、早期住民
-
-
第二節 早期住民的社會生活
-
一、舊石器文化與社會生活
-
二、新石器文化與社會生活
-
三、兩岸古代文化的比較
-
-
第三節 早期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
一、早期的史籍記載
-
二、澎湖駐軍與巡檢司的設立
-
三、明代漢人遷居臺灣
-
四、日本的侵台活動
-
-
-
第二章 荷蘭入侵的38年
-
第一節 荷蘭和西班牙的入侵
-
一、荷蘭入侵澎湖
-
二、荷蘭佔領臺灣
-
-
第二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經濟
-
一、社會結構與職業概況
-
二、米糖生產與轉口貿易
-
-
第三節 殖民統治與反抗鬥爭
-
一、荷蘭的殖民統治
-
二、人民的反抗
-
三、荷蘭殖民者與鄭氏集團的矛盾
-
-
-
第三章 明鄭時期
-
第一節 鄭成功收復臺灣
-
一、17世紀中葉的中國大陸與臺灣
-
二、鄭成功進軍臺灣和荷蘭殖民者的投降
-
三、大陸政治文教制度的移植
-
-
第二節 大陸移民與臺灣開發
-
一、移民與社會結構
-
二、移民與土著居民的關係
-
三、土地開發與生產發展
-
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
五、清廷的經濟封鎖與臺灣的內外貿易
-
-
第三節 鄭氏政權的對外關係和鄭清關係
-
一、鄭氏政權與荷、日、英等國的關係
-
二、鄭氏政權與清廷之間的和與戰
-
-
-
第四章 清代前期
-
第一節 康熙統一臺灣與經濟發展
-
一、統一臺灣與移民高潮
-
二、土地的拓墾
-
三、農業經濟的成長
-
四、經濟區域的形成和商業的發展
-
五、分配關係與財政收入
-
-
第二節 移民社會的結構與內外關係
-
一、階級結構與職業結構
-
二、祖籍地緣關係和社會組織
-
三、移民與土著居民的關係
-
四、移民與祖籍地及其他地區的關係
-
-
第三節 清政府的統治與社會矛盾
-
一、行政機構的設置與統治的加強
-
二、社會矛盾與農民起義
-
三、遊民騷亂和分類械鬥
-
-
-
第五章 清代後期
-
第一節 外國入侵與對外貿易的發展
-
一、鴉片戰爭與通商口岸的開放
-
二、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外國資本的控制
-
-
第二節 由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的轉變
-
一、開港後經濟的變化
-
二、社會結構的變化
-
三、農民起義與社會矛盾的變化
-
-
第三節 臺灣建省與近代化的開始
-
一、日本的入侵
-
二、治台政策的轉變
-
三、法國的入侵
-
四、臺灣建省
-
五、近代化的開始
-
-
第四節 反對日本佔領的鬥爭
-
一、馬關條約與臺灣的割讓
-
二、反對割讓臺灣的鬥爭
-
三、臺灣民主國
-
四、反對佔領的武裝鬥爭
-
-
-
第六章 日本統治的50年
-
第一節 殖民統治的建立
-
一、殖民統治機構與法律體系
-
二、殖民地經濟「基礎工程」的建立
-
一、土地調查
-
二、林野調查
-
三、金融體制的建立
-
三、武裝抗日運動
-
-
第二節 社會經濟的殖民地化
-
一、原料產地的建立與「米糖相克」
-
二、殖民地的社會結構與分配關係
-
三、殖民地教育的發展
-
-
第三節 民族抵抗的社會運動
-
一、政治抗爭與文化啟蒙
-
二、農工運動與臺灣共產黨
-
三、理番政策與霧社起義
-
-
第四節 殖民統治的強化與戰時反日活動
-
一、戰時經濟統制
-
二、統治的強化與皇民化運動
-
三、人民的抵制和抗爭
-
-
-
第七章 當代臺灣
-
第一節 臺灣光復
-
一、光復與接收
-
二、「二二八事件」
-
三、戰後臺灣經濟、文化的重建
-
-
第二節 國民黨的專制統治
-
一、東撤臺灣與國民黨的改造
-
二、「縣市自治」與「法統危機」
-
三、白色恐怖下的政治事件
-
四、美日的支持和兩岸的對峙
-
-
第三節 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
一、土地改革與經濟恢復
-
二、以農業培植工業與進口替代工業
-
三、出口擴張與第二次進口替代
-
四、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
-
-
第四節 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
一、社會結構的變化
-
二、社會運動的發展
-
三、教育的發展
-
四、文化領域的論爭
-
-
第五節 本土化和自由化的推行
-
一、蔣經國當權與「革新保台」
-
二、「黨外」勢力的崛起和「政治革新」的開展
-
三、兩岸關係的變化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