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內容介紹】
華嚴三藏──實叉難陀大師傳
實叉難陀大師(公元六五二─七一○年),唐代譯經三藏。于闐(新疆和闐)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異學。證聖元年(六九五年),持梵本《華嚴經》至洛陽,奉則天武后之命,與法藏、菩提流志、義淨大師等,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共譯成漢文,即新譯《華嚴經》八十卷。此外另譯有《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凡十九部,一○七卷。
長安四年(七○四年)歸返于闐,後經再三迎請,於中宗景龍二年(七○八年)再度來華,帝親迎於郊外。未幾罹疾,景雲元年十月示寂,世壽五十九。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高僧的行誼風采不再是遙遠的記憶,《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親切的風貌, 再一次溫渥現代人的心靈。這是一套現代小說版的高僧全集,內容忠於經典傳記的基本精神,形式則以創新的小說體裁,具體呈現出歷代高僧的道範佛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去體會感受其至情至性的生命情境。平凡中見偉大,堅毅處見婉約。
【作者介紹】
田耕宇,一九五五年生,四川雅安人。
現為西南民族學院(成都)中文系教授、杜甫研究學會副會長、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及教學。發表有《書生的剛柔──劍騎獵釣》等箸作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各類古典作品賞析文章一百餘篇,論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多項。
華嚴三藏──實叉難陀大師傳
實叉難陀大師(公元六五二─七一○年),唐代譯經三藏。于闐(新疆和闐)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異學。證聖元年(六九五年),持梵本《華嚴經》至洛陽,奉則天武后之命,與法藏、菩提流志、義淨大師等,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共譯成漢文,即新譯《華嚴經》八十卷。此外另譯有《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凡十九部,一○七卷。
長安四年(七○四年)歸返于闐,後經再三迎請,於中宗景龍二年(七○八年)再度來華,帝親迎於郊外。未幾罹疾,景雲元年十月示寂,世壽五十九。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高僧的行誼風采不再是遙遠的記憶,《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親切的風貌, 再一次溫渥現代人的心靈。這是一套現代小說版的高僧全集,內容忠於經典傳記的基本精神,形式則以創新的小說體裁,具體呈現出歷代高僧的道範佛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去體會感受其至情至性的生命情境。平凡中見偉大,堅毅處見婉約。
【作者介紹】
田耕宇,一九五五年生,四川雅安人。
現為西南民族學院(成都)中文系教授、杜甫研究學會副會長、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及教學。發表有《書生的剛柔──劍騎獵釣》等箸作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各類古典作品賞析文章一百餘篇,論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多項。
- 【總序】佛光與慧燈 星雲
- 【卷首語】田耕宇
- 一、遭劫難遺孤入佛門
- 二、嘔心血國師育英才
- 三、遊媲摩佛緣結漢僧
- 四、問華嚴日照薦難陀
- 五、攜梵莢覺喜赴中土
- 六、迎大德女皇臨譯場
- 七、翻新經祥瑞喜僧俗
- 八、覽聖蹟文物感胡僧
- 九、省娘親孝僧辭漢邦
- 十、驚夢魂西域憶故交
- 十一、聞喜訊于闐講華嚴
- 十二、禮長安故友論交誼
- 十三、論戒律嬰疾薦福寺
- 十四、歸靈舌雙塔誌深情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457/227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