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孔子之孝與釋迦之孝〉
-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 〈悌〉
-
〈我對孔子的認識〉
-
一、仁之體
-
二、仁之用
-
三、仁之演變
-
四、仁之實踐
-
五、仁以治世
-
六、結論
-
- 〈作了「我對孔子的認識」以後〉
-
〈對於吳怡博士「誠可以針砭佛學思想的空疏」之商榷〉
-
一、關於人倫問題
-
二、思想問題
-
三、陷於虛無的問題
-
四、下學而上達的問題
-
五、理學與佛教
-
六、結論
-
跋
-
- 〈取之於父母,還之於兒女〉
- 〈從柳營滅門血案談到善惡因果〉
- 〈舊事重提〉
- 〈人類對水族的殘忍〉
- 〈內財布施的王真桶〉
- 〈世間好人還是有的〉
- 〈划得來嗎?〉
- 〈金鈔淹没了人心〉
- 〈貪瞋癡、殺盜淫妄支配了人類行為〉
- 〈改良社會風氣問題〉
- 〈對於糾正拜拜陋俗的建議〉
- 〈廣播事業與教育〉
- 〈政府應不應該過問宗教〉
- 〈金門之行未去而去〉
- 〈釋迦世尊的說法於當時印度人思想的影響〉
- 〈佛誕日談佛法㈠〉
- 〈佛誕日談佛法㈡〉
- 〈佛誕日談佛法㈢〉
- 〈從自警自覺中紀念佛陀誕日〉
- 〈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誕辰紀念廣播辭〉
- 〈佛誕獻辭〉
- 〈佛誕日頌〉
- 〈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 〈佛陀誕日談受生經〉
- 〈告受戒弟子書〉
- 〈為應香港優曇法師函囑籲請捐助香港觀音義學致諸大善知識書〉
- 〈覆曉雲法師書〉
- 〈告華嚴蓮社在學佛教青年書〉
- 〈答吳施菊生居士問靜坐書〉
- 〈覆吳施菊生居士書〉
- 〈答吳施菊生居士問襌淨法門書〉
- 〈覆立法委員董正之居士論復興佛教問題〉
-
〈八指頭陀軼事〉
-
一、見桃花零落而頓悟無常
-
二、因救病犬而大徹大悟
-
三、他的詩也是從悟境中來
-
四、修法華三昧,感金色人開示
-
五、能詩而不能書的怪事
-
六、以畫代字
-
七、慈心念佛,降龍伏虎
-
八、以無畏力,降服魔怨
-
- 〈值得學習的一位老人〉
-
〈靜波老和尚〉
-
一、靜波老和尚的略歷
-
二、靜波老和尚的毅力
-
三、靜波老和尚的魄力
-
四、靜波老和尚於教育
-
五、清涼學院的厄運
-
六、靜波老和尚的雄心
-
七、靜波老和尚的末運
-
八、我們應當向靜波老和尚看齊
-
- 〈對現前的佛教回想當年的太虛大師〉
- 〈太虛大師與我〉
- 〈夾山竹林寺靄亭和尚傳〉
- 〈靄亭和尚傳略〉
-
〈靄亭法師事略〉
-
一、鄉貫及其出家
-
二、求戒與參學
-
三、學成後的成就
-
四、弘法與著述
-
五、回國省親及其圓寂
-
- 〈悼師兄藹亭法師〉
- 〈靄老與南老〉
- 〈常惺法師在泰縣〉
- 〈懷念先法師常老人並向諸作者致謝〉
- 〈引禮師厚寛和尚圓寂十周年紀念感言〉
- 〈悼法舫法師與廖華平居士〉
- 〈悼慈航法師〉
- 〈我所敬佩慈老的一點〉
- 〈悼慈慈航法師〉
- 〈章嘉大師不可思議,舍利不可思議〉
- 〈緬懷哲人惟有慚愧〉
- 〈先師智光和尚行狀〉
- 〈先師智老人圓寂紀念特刊徵文啟〉
-
〈記華嚴座主應慈和尚〉
-
一、籍貫及其出身
-
二、出家因緣
-
三、受戒、參學經過
-
四、朝山見瑞,歸送慈母
-
五、尊長見背
-
六、興辦教育,培植僧才
-
七、法輪常轉
-
八、刻印經疏
-
- 〈悼親教老人應慈和尚及其事略〉
- 〈證蓮和尚傳〉
- 〈文心老和尚傳〉
- 〈文心老和尚傳略〉
- 〈續祥法師與我〉
- 〈悼道公長老〉
- 〈悼道公長老圓寂一周年紀念〉
- 〈善慧大師一百零一歲明誕獻辭〉
- 〈悼居護法覺生居士〉
- 〈陳樹根居士傳〉
- 〈從儉德看偉人〉
- 〈勸懲見聞錄作者郭公鐸小傳〉
- 〈書中自有千鍾粟〉
- 〈湛然精舍說〉
- 〈序美東佛教總會興建大乘寺紀念特刊〉
- 〈鳳山佛教蓮社廿五周年、大雄寶殿落成紀念題辭〉
- 〈做人與做事〉
- 〈從低眉菩薩說到怒目金剛〉
- 〈身病與心病〉
- 〈新加坡佛教施診所值得紀念〉
-
〈金光明經捨身品〉
-
一、引子
-
二、地湧寶塔
-
三、覩佛舍利
-
四、舍利因緣
-
五、結語
-
- 〈臺北市陽明山中華學術院佛教文化研究所〉
-
〈菩提樹朞歲箴言〉
-
第一、不要否認大乘,抹煞祖宗
-
第二、不要胡說亂道,違反根本教理
-
第三、不要牽強附會,自貶家聲
-
第四、不要做翻案的工作
-
第五、別否認六道輪迴
-
第六、宗教自宗教,不必強與科學同
-
第七、結論
-
- 〈人生六周年專號弁言〉
- 〈向佛教雜誌界進一言〉
- 〈我對小慈明的希望〉
-
〈菩提樹月刊廿周年紀念說菩提〉
-
一、菩提之解釋與類別
-
二、發菩提心
-
三、發菩提心的功德
-
- 〈慈明十周年說慈明〉
- 〈祝慧炬雜誌十五周年紀念〉
- 〈人類之通病——我與貪瞋癡三毒〉
- 〈為菩提樹創刊卅周年說菩提〉
- 〈倓虛老人頌〉
- 〈清和住持八十大慶頌〉
- 〈林母張太君七十晉一大慶頌〉
- 〈何張蓮覺夫人八秩明壽頌〉
- 〈孝道堂佛教文化研究所開幕典禮致辭〉
- 〈歡迎日本佛教致敬使節圑的一席話〉
- 〈馬來西亞鏡盦法師率佛教青年圑訪問東南亞佛教歡迎辭〉
- 〈四十三年元旦獻辭〉
- 〈四十五年新年獻辭〉
- 〈出關日致辭〉
- 〈影印華嚴經疏鈔緣起〉
- 〈徵求遺書啟〉
- 〈撫孤記〉
- 〈聰明與愚笨〉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