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叢書將職災爭議分門別類,並於各類的爭議下,羅列實務上常會遇到的職災問題,再以問與答之方式,整理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本叢書共計三冊:第一冊說明: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第二冊則說明:一旦事故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第三冊則說明: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作一介紹。
-
Chapter 1 職業災害下的損害賠償責任
-
Topic 1 職災損害賠償項目大盤點
-
案例 1-1-1 職災勞工依民法得向雇主請求負擔哪些責任?其依據為何?
-
案例 1-1-2 職災勞工可以向雇主請求賠償哪些項目?
-
案例 1-1-3 雇主就職災之發生無過失,是否仍須負損害賠償責任?
-
案例 1-1-4 雇主就職業災害的發生有無過失,要由誰舉證?
-
案例 1-1-5 勞工太久沒有向雇主請求賠償,就不能再請求?
-
案例 1-1-6 雇主損害賠償責任之抵充
-
案例 1-1-7 應如何依過失相抵及抵充之原則,計算雇主的損害賠償金額?
-
Topic 2 勞工非死亡時之可請求項目
-
案例 1-2-1 勞動能力減損─何時可以請求賠償?
-
案例 1-2-2 勞動能力減損─如何計算賠償數額?
-
案例 1-2-3 勞動能力減損─是否可以加計加班費?
-
案例 1-2-4 勞動能力減損─若是從事重體力工作之勞工,是否亦要計算至滿六十五歲?
-
案例 1-2-5 勞動能力減損─職災勞工受傷後若工資未減少,是否仍可請求賠償?
-
案例 1-2-6 勞動能力減損─勞工發生職災後有裝設輔具或是義肢,是否影響其勞動能力減損比例之認定?
-
案例 1-2-7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請求交通費用之賠償是否有條件或限制?
-
案例 1-2-8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請求看護費用之賠償是否有條件或限制?
-
案例 1-2-9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如何計算終身看護費用的賠償數額?
-
案例 1-2-10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看護者之種類?
-
案例 1-2-11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若是由親屬照護,是否可以請求專業看護費用?
-
案例 1-2-12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請求輔具(義肢)費用之賠償是否有條件或限制?
-
案例 1-2-13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如何計算輔具(義肢)更換費用的賠償數額?
-
案例 1-2-14 精神慰撫金─職災勞工非死亡時,應如何認定數額?
-
案例 1-2-15 精神慰撫金─雇主發放的慰問金,可否抵充?
-
案例 1-2-16 精神慰撫金─職災勞工非死亡時,家屬可否請求?
-
Topic 3 勞工死亡時之可請求項目
-
案例 1-3-1 扶養費用─何人可以請求?
-
案例 1-3-2 扶養費用─如何計算賠償數額?
-
案例 1-3-3 扶養費用─勞工的遺屬為不具監護權或親權的未成年人時,可否請求?
-
案例 1-3-4 精神慰撫金─職災勞工死亡時,遺屬可否請求?應如何認定數額?
-
案例 1-3-5 扶養費用及精神慰撫金─雇主發放的撫卹金,可否抵充?
-
-
Chapter 2 職業災害的相關行政規範與責任
-
Topic 1 總論
-
案例 2-1 雇主違反職災相關規定之行政裁罰
-
Topic 2 職安法及災保法之規定與爭議案例
-
案例 2-2 職安法及災保法「通報義務」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
Topic 3 勞基法之規定與爭議案例
-
案例 2-3-1 勞基法第59條第1款「醫療費用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
案例 2-3-2 勞基法第59條第2款「原領工資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
案例 2-3-3 勞基法第59條第3款「失能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
案例 2-3-4 勞基法第59條第4款「喪葬費及死亡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
案例 2-3-5 職災補償可否以和解方式約定低於法定標準之條件?
-
案例 2-3-6 職災補償可否約定以分期之方式給付?
-
-
Chapter 3 職業災害的相關刑事規範與責任
-
Topic 1 總論
-
案例 3-1 職災相關之刑事規範有哪些?
-
Topic 2 條文構成要件之解析
-
案例 3-2 職災相關之刑事規範構成要件及案例分析
-
-
Chapter 4 職業災害的其他相關勞動規範
-
Topic 1 災保法(111年5月1日施行)
-
案例 4-1 災保法之定位及介紹
-
Topic 2 勞動事件法(109年1月1日施行)
-
案例 4-2 勞動事件法對職災事件之影響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