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討「五四」以後的思想,並從不同角度尋思中國現代化遭受挫敗的原因。第二部分從思想層次上討論當前青年和知識份子的問題,告訴青年如何建立健全的人生觀、如何開拓青年文化,並為知識份子型塑新的典範、注入理想主義的精神。第三部分就大眾所關切的社會、文化、思想方面的問題,加以檢討和批判。文章雖豐富多彩,貫串全書的中心思想卻不外是追尋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和獨立、自尊、理想的人生。
- 自 序
-
一
-
胡適小傳
-
胡適思想綱要
-
新文化運動時代的自由與民主
-
啟蒙運動與當代中國思想發展
-
完成思想啟蒙未竟之業
-
變遷與回應──是什麼因素阻礙著我們前進?
-
認知心態與民主心態
-
學術獨立與自由民主
-
民國史上地位突出的三位大學校長
-
社會的良心.歷史的見證──徐復觀教授
-
初見馮友蘭
-
-
二
-
青年的人生觀──怎樣為自己找路、意義、理想?
-
青年文化與青年類型
-
青年文化的理想與現實
-
人文主義與西皮運動
-
批判的心靈.社會的關懷──型塑知識份子的新典範
-
為真理做見證:知識份子的歷史使命
-
學習典範:讓理想主義的精神昂揚──《中國論壇》九週年
-
心智的開拓
-
-
三
-
哲學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
-
改革青年的思想教育
-
傳統與我
-
我愛異端
-
學習與創新
-
思想的貧困
-
環境倫理
-
工業社會倫理危機的診斷與建議
-
老課題上應該努力的新方向──社會道德問題
-
也談「憂患意識」
-
上帝的歸於上帝──我們對宗教法草案的看法
-
犯罪與人性
-
廿一世紀會是中國人的世紀?
-
把經濟活力擴展到文化上去──《東亞銳鋒》讀後
-
迎接學術的新挑戰
-
從思想層面看《一九八四》
-
我們的反省與展望──《中國論壇》八週年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