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儒家宪政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112283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从中华文明的体用范式建构了“儒家宪政”的政治蓝图;即以儒
家为体,以宪政为用,借助宪政框架实现儒家对民主的吸纳。
论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体用范式”建构未来中国政治蓝图的
转型框架;以“马克思—葛兰西”的国家转型理论为基础,充分吸收
了“文化自主性”理论的核心逻辑,建构了“技术经济(用)+ 终极文
化(体)à政治蓝图”的分析框架。第二章探讨技术经济变量对政治
蓝图的影响;预设未来的技术经济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之适应的
政治蓝图则是基于法治、个人权利、有限政府、分权制衡、违宪审查等
构成的“自由主义宪政”。第三章探讨历史文化变量对政治蓝图的影
响;中国的终极文化/文明之体不是自由主义而是儒家文化,所以中国
未来的政治蓝图一定是经过儒家文化修正的自由主义宪政,即“儒家
宪政”
  • 第一章 现实与逻辑起点
    • 一、基础理论
      • 1、马克思的经典表述
      • 2、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3、三阶段转型理论
    • 二、第一项挑战:全球化及其效应
      • 1、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2、新古典社会学
      • 3、新葛兰西主义
      • 4、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理论
      • 5、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批判
    • 三、第二项挑战:文化的自主性
      • 1、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 2、文化的自主性
      • 3、文化自主性的重大意义
    • 四、基础理论有使用价值吗?
    • 五、体用范式
      • 1、古典“体用”范畴
      • 2、“体用”范畴的近代转型
      • 3、理论整合问题
    • 六、本书的叙述逻辑
  • 第二章 自由主义宪政评述
    • 一、经济基础
    •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政体的要求
    • 三、自由主义宪政的政治哲学
    • 四、自由主义宪政的实践
      • 1、宪法
      • 2、公民权利
      • 3、政府组织
      • 4、司法审查
      • 5、历史案例 —— 美国制宪故事
    • 五、自由主义宪政的奥秘
      • 1、谁的权利?
      • 2、资本主义的民主悖论
      • 3、作为悖论解决方案的宪政
    • 六、宪政的智慧
  • 第三章 儒家宪政论
    • 一、导论
      • 1、历史回顾
      • 2、修正策略
    • 二、民族主权论
      • 1、民族主权
      • 2、民族主权与人民主权
      • 3、民族主权的功用
    • 三、宪法原则
      • 1、先人的权利
      • 2、后人的权利
      • 3、当代人的责任与权利
      • 4、政治决策权的分配规则
    • 四、权利法案
      • 1、西式“权利”
      • 2、权利清单
      • 3、儒家权利的证成
      • 4、参政文化
    • 五、政府组织
    • 六、德治
    • 七、违宪审查
      • 1、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
      • 2、民主的正当性及其限度
      • 3、违宪审查
      • 4、自由主义违宪审查缺乏理据
    • 八、小结
  • 出版地 新加坡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