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專題主題:教育―與博物館相遇的起點
本期以「教育—與博物館相遇的起點」為專題企劃,聚焦「博物館之於教育」與「教育之於博物館」的關鍵作用,藉由不同類型博物館的教育推廣案例,激盪教育推動及觀眾參與的多重面向。〈族群博物館教育推廣多元樣貌—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呈現多元發展的教育推廣,提供民眾與當地客家文化互動的途徑;〈身在博物館心嚮物外智—科學學習理論在博物館學習經驗的應用〉剖析博物館情境科學學習理論在活動設計的應用,具體落實教育活動意義深化。教育不只傳遞與接收,學習也並非侷限特定場域,〈當博物館教育活動迎向新一代學習者 科技助力了嗎?以臺博館「博物館任意門」經驗為例〉探究線上活動的學習成效,作為博物館觀眾參與另闢蹊徑之參考;〈第三方的觀察: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線上相遇〉一文,作者觀察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整合的問題及挑戰,嘗試提出改善方向;〈澎湖海洋資源館教育推廣實務解讀〉以策辦漁村生活體驗營為例,探討博物館教育能延伸展示內容,擴展海洋文化傳承場域。
另外〈澳大利亞幼兒園的原住民文化教育:塑造理解與尊重的未來〉、〈波爾多簽署合作備忘錄紀行〉兩篇文章,則借鏡國際經驗或交流合作,反思文化保存和推廣的不同觀點。〈生物多樣性知識普及化之路—以開啟臺灣「虫」類相關議題為例〉,闡述推動「虫」類多樣性知識之普及,並提出增進大眾接觸的可行方案。〈博物館永續展示設計實踐—臺博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分享建築展示結合建築設計方法的可能性,從中回應減碳、循環再利用、永續建築等議題。
本期以「教育—與博物館相遇的起點」為專題企劃,聚焦「博物館之於教育」與「教育之於博物館」的關鍵作用,藉由不同類型博物館的教育推廣案例,激盪教育推動及觀眾參與的多重面向。〈族群博物館教育推廣多元樣貌—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呈現多元發展的教育推廣,提供民眾與當地客家文化互動的途徑;〈身在博物館心嚮物外智—科學學習理論在博物館學習經驗的應用〉剖析博物館情境科學學習理論在活動設計的應用,具體落實教育活動意義深化。教育不只傳遞與接收,學習也並非侷限特定場域,〈當博物館教育活動迎向新一代學習者 科技助力了嗎?以臺博館「博物館任意門」經驗為例〉探究線上活動的學習成效,作為博物館觀眾參與另闢蹊徑之參考;〈第三方的觀察: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線上相遇〉一文,作者觀察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整合的問題及挑戰,嘗試提出改善方向;〈澎湖海洋資源館教育推廣實務解讀〉以策辦漁村生活體驗營為例,探討博物館教育能延伸展示內容,擴展海洋文化傳承場域。
另外〈澳大利亞幼兒園的原住民文化教育:塑造理解與尊重的未來〉、〈波爾多簽署合作備忘錄紀行〉兩篇文章,則借鏡國際經驗或交流合作,反思文化保存和推廣的不同觀點。〈生物多樣性知識普及化之路—以開啟臺灣「虫」類相關議題為例〉,闡述推動「虫」類多樣性知識之普及,並提出增進大眾接觸的可行方案。〈博物館永續展示設計實踐—臺博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分享建築展示結合建築設計方法的可能性,從中回應減碳、循環再利用、永續建築等議題。
- 教育——與博物館相遇的起點 The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spired by Museums
- 版權頁
-
專題企劃 Feature
-
族群博物館教育推廣多元樣貌—— 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Ethnic Museum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Diverse Appearances - Take Liugdui Hakka Cultural Park as an Example
-
身在博物館心嚮物外智—— 科學學習理論在博物館學習經驗的應用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Adapt Science Learning Theories to Construct Museum Learning Experience
-
當博物館教育活動迎向新一代學習者 科技助力了嗎? 以臺博館「博物館任意門」經驗為例 Is Technology Assisting Museum Education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Learners? Experience from the "Always Open" Activity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第三方的觀察: 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線上相遇 The Encounter between Museums and School Education: A Third-Party Observation on Virtual Exhibitions
-
澎湖海洋資源館教育推廣實務解讀 Interpre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romotion Practice of Penghu Ocean Resource Museum
-
-
文化視野 Culture Vision
-
澳大利亞幼兒園的原住民文化教育: 塑造理解與尊重的未來 Australia's Kindergarten Indigenous Cultural Education: Shaping a Future of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
波爾多簽署合作備忘錄紀行 Signing of MOU between NTM and Arc en Rêve Centre d'Architecture
-
-
自然發現 Discovering Nature
-
生物多樣性知識普及化之路—— 以開啟臺灣「虫」類相關議題為例 Bringing Biodiversity to the Public Eye: A Case Study on Exploring “Insect” Diversity in Taiwan
-
-
展覽瞭望臺 Exhibit Observatory
-
博物館永續展覽設計實踐—— 臺博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Museum Exhibition - Dissect the Design of Special Exhibition “Living Together” from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
館藏選粹 Valuable Collections
-
黃虎旗變形記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lag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aiwan
-
- 《臺灣博物》季刊投稿須知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