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變老,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你年輕時所做的事會影響你如何變老,例如生活習慣、教育、職業、性別、階層、財富等眾多個人與社會的因素,都在影響著年老時的生活質素。
胡令芳教授在香港專注老人學研究超過四十年,她主張理想的「變老」並不只是延長壽命,而是「自主老年」,即掌握自己的衰老方式,在變老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身體和認知功能的狀態。在書中,她探討了在香港老去面對的各種挑戰與不平等,包括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老年貧困、年齡歧視、晚年孤獨等問題。她借鑑了廣泛的研究和多年臨床經驗,從醫學、政策、社會、城市建設、個人習慣等綜合性角度,探討如何讓人有尊嚴地老去,如何將香港變成一座對長者更加友好的城市。
--------------------------------------------------------------------------------------------------------------------
我希望香港社會有一種徹底的改變,無論是我們對生活的想像,抑或是社會文化和社經運作上,不再認為健康純粹是醫療體系的工作和責任。
范寧
醫護行者創辦人、毋忘愛主席
胡教授敢言,並且認眞實踐,透過社區服務、樂齡科技以及無數研究改善香港人的健康。七旬之年,心裡有火,教授言行始終如一,親身示範了歲月沉香。
陳曉蕾
大銀總編輯
這是政策制定者、商人、非政府組織、老年人和照顧者必讀的書籍。我們需要協作和跨部門的努力,以促進友善老年的政策、措施和空間,使老年人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為被動的照護接受者。
伍美琴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
胡令芳教授在香港專注老人學研究超過四十年,她主張理想的「變老」並不只是延長壽命,而是「自主老年」,即掌握自己的衰老方式,在變老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身體和認知功能的狀態。在書中,她探討了在香港老去面對的各種挑戰與不平等,包括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老年貧困、年齡歧視、晚年孤獨等問題。她借鑑了廣泛的研究和多年臨床經驗,從醫學、政策、社會、城市建設、個人習慣等綜合性角度,探討如何讓人有尊嚴地老去,如何將香港變成一座對長者更加友好的城市。
--------------------------------------------------------------------------------------------------------------------
我希望香港社會有一種徹底的改變,無論是我們對生活的想像,抑或是社會文化和社經運作上,不再認為健康純粹是醫療體系的工作和責任。
范寧
醫護行者創辦人、毋忘愛主席
胡教授敢言,並且認眞實踐,透過社區服務、樂齡科技以及無數研究改善香港人的健康。七旬之年,心裡有火,教授言行始終如一,親身示範了歲月沉香。
陳曉蕾
大銀總編輯
這是政策制定者、商人、非政府組織、老年人和照顧者必讀的書籍。我們需要協作和跨部門的努力,以促進友善老年的政策、措施和空間,使老年人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為被動的照護接受者。
伍美琴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
- 前言
-
01 什麼是健康老齡化?
-
專訪一.老化真的與你無關?
-
-
02 香港是否實現了健康老齡化?
-
專訪二.長者想要的科技,其實很簡單—胡令芳專訪
-
-
03 社會不平等如何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
專訪三.香港人的長壽背後—陳曉蕾與胡令芳教授訪談
-
-
04 我們能做得更好嗎?
-
專訪四.中大老年學教授胡令芳醫生怎麼看健康與環境?
-
- 05 其他國家在採取什麼行動?
- 總結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