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为何?世界未来之文化以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了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自序
- 第三版自序
- 第八版自序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般人对这问题的意思
-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
-
随便持调和论的不对
-
以为无从研究的不对
-
我研究这问题的经过
-
-
第二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
-
我们所要求的答案
-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一
-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二
-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三
-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四
-
我求答案的方法
-
我对于西方化问题的答案
-
答案讲明的第一步
-
西方化的科学色采
-
西方化的德谟克拉西精神
-
结果西方化的面目如此
-
-
第三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
-
答案讲明的第二步
-
客观说法的未是
-
生活的说明
-
人生三种问题
-
人生的三路向
-
中国文化问题印度文化问题之答案的提出
-
答案讲明的第三步
-
答案讲明的第四步
-
西方人精神的剖看
-
中国文化的略说
-
印度文化的略说
-
-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
-
三方思想情势简表
-
现量比量直觉三作用之说明
-
西洋哲学之情势
-
罗素的意思
-
柏格森的意思
-
印度哲学的情势
-
佛教的形而上学方法
-
西洋印度两方哲学之动机不同
-
宗教问题之研究
-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
-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
-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
-
宗教的真可能所在
-
印度文明之所由产生
-
中国哲学之情势
-
中国形而上学的大意
-
孔子对于生之赞美
-
孔子之不认定的态度
-
孔子之一任直觉
-
孔子所谓仁是什么?
-
孔家性善的理
-
孔子之不计较利害的态度
-
《礼运》大同说之可疑
-
孔子生活之乐
-
孔子之宗教
-
试说从来的中国人生活
-
西洋人生哲学
-
三方生活之真解
-
-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
我们推论未来文化的态度
-
事实的变迁
-
经济改正之必要
-
因经济改正而致文化变迁
-
见解的变迁
-
态度的变迁
-
倭铿的态度
-
罗素的态度
-
社会主义之变迁
-
克鲁泡特金的态度
-
泰戈尔的态度
-
对世界未来文化的推测
-
就生活三方面推说未来文化
-
一般对未来文化的误看
-
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
-
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
-
我提出的态度
-
今日应再创讲学之风
-
世界的态度
-
- 补遗
- 著者告白一
- 著者告白二
- 1980年著者跋记
-
附录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导言
-
自 序
-
这个问题的现状
-
这个问题的真际
-
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在何人
-
- 附录二 《人心与人生》自序
- 附录三 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 商务版编后
- 文景版编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