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

出版日期
2017/06/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23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解纏足、新式教育、高等女學校……
從新女性的誕生,追溯台灣社會近代化的變動過程

所謂「新女性」,是出現於1920年前後,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女性們所被賦予的稱謂。她們是脫離纏足的舊慣,接受日本新式教育的一群,主要是高等女校畢業生構成的集團。

本書乃透過女性角色的變化,企圖重新啟問日本對台灣統治的社會史意義。同時以「新女性」世代的誕生過程及其社會定位為對象,具體進行分析;並透過1895至1945年日治時期新女性的形成,考察台灣社會變遷的過程。依此,本書將避免單以台灣女性為對象的通史性敘述,而是以新女性為主體所開展的殖民社會結構變動為直接研究對象。

作者並著重殖民地的台灣新女性,如何在帝國政府的統治權力,與台灣社會的家族倫理複雜交錯中生長,且透過文獻資料勾勒出殖民地台灣的社會斷面。
  • 蘭心慧質美韶容:台灣近代「女學生」/「新女性」的誕生/吳佩珍
  • 謝辭/吳佩珍
  • 中文版序
  • 中文版凡例
  • 序章 台灣女性史的再建構
    • 問題之所在
    • 台灣女性史的研究方法
    • 本書的課題與意義
    • 本書構成
  • 第一部 「新女性」的形成
    • 第一章 解纏足運動
      • 台灣的纏足狀況
      • 統治者所見的解纏足
      • 仕紳階層所見的解纏足
      • 新女性形象的見聞
      • 改造作業
      • 解纏足論中的新女性形象
      • 從女性一方所見的解纏足
    • 第二章 殖民地女子教育的展開
      • 日本統治當局的殖民地女子教育觀
      • 台灣家庭的女子教育觀
      • 國語的重要性
      • 固有色彩的比例
      • 發展的被動性與極限
      • 入學後女性的變化
    • 第三章 「新女性」的誕生
      • 統治者的女子教育方針轉換
      • 台灣社會的女子教育觀變化
      • 女子教育世代的誕生
  • 第二部 「新女性」的定位
    • 第四章 婚姻模式的轉變
      • 戀愛結婚論的登場
      • 戀愛結婚論的基本構圖
      • 戀愛成為社會問題
      • 新婚姻模式的形成
    • 第五章 社會運動參與的限制
      • 新女性爭奪戰
      • 組織化的嘗試:彰化婦女共勵會
      • 「保守—改革」的對立:彰化戀愛事件(一)
      • 「協力—抵抗」的對立:彰化戀愛事件(二)
      • 婦女組織的存在型態
    • 第六章 新菁英家庭的形成
      • 新菁英家庭的理想圖
      • 新菁英階層的家庭生活與妻子的角色
      • 母親的角色
      • 媳婦的角色
      • 殖民地政治與女性的角色
    • 終章 與台灣近代史的對話:新女性呈現的意義
      • 「新女性」誕生的決定要因
      • 「新女性」誕生對社會的影響
      • 「新女性」在近現代史上的意義
  • 後記
  • 資料、參考文獻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