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地味手帖NO.11:村之寫真-凝視而後改變的力量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1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518159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一張照片,曾經屬於某一地某一群人,
延續著地方認同與信念,
存於記憶中,也存於生命中。

  |本期特輯──村之寫真|

  如果有一天,生活的地方正在消失,不管是時間洪流裡的被掩埋,或是城市發展下的被消滅,「寫真/攝影」可以在裡面扮演什麼角色?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種力量的起點?

  帶著這個叩問和攝影之眼,特輯之初我們邀請藝評家、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爬梳台灣攝影簡史、攝影師的地方性,如何從風景的發現轉為在地的觀看,甚而看見土地的傷痕專文。接著,以長期記錄同個村落地區為基準,分別探看南風下的彰化台西村,許震唐如何為家鄉記錄生活的抗爭之村;用狡怪視角捕捉高雄旗津百態的林聰勝,如何呈現變遷之村;和在高雄左營眷村蹲點生活五年的林羿綺和呂易倫,拍攝上萬張消失之村後的透視想法。

  同時,透過關注地方的影像創作者黃迦、莊媖智、黃弘川,寫下他們拍攝之後、影像之外的內心創作過程。並順著地方視角,訪談台南的「海馬迴光畫館」和花蓮的「好地下藝術空間」,耕耘在地影像藝術空間多年來的歷程和轉變。

  最後,更邀請到「2022Mattau大地藝術季潛行攝影計畫」,以沈昭良為策展人、召集新生代及資深攝影師共組的華麗團隊,暢談此影像創作計畫與地方性的核心想法,及各創作者在曾文溪流域取材的想法和有趣故事。

  不管出於創作、於追尋、於報導……等動機,各色秀異的影像和創作理念,都為當代的攝影與地方角色,照見多樣態的視角,疊疊浪浪,穿越時間引發迴響,進而為地方找到陪伴的力量、記錄的力量,和可能改變的力量。
  • 封面
  • 第十二封信.The Twelfth Letter在時代裡擠出自己的皺褶
  • Sight 觀看的視線
    • 時刻 春的山景/盛琳×Evan lin
    • 場景 在孤島發現新視野/林靜怡
    • 建築 山谷裡的天主堂/邱家驊
    • 人 我住社子島、我家姓王/李政道
  • Feature 特輯
    • 攝影伊始 我們在此相遇:攝影的視線與地方性/陳佳琦
    • 村之貌 抗爭之村 南風裡人間猶在/邱宗怡
    • 村之貌 變遷之村 狡怪郎ㄟ旗津幽默考/謝欣珈
    • 村之貌 消失之村 在之後,透視離別與消逝/小海
    • 凝視中 基隆外木山 世間聲色的任意和果決抽換,重新教我怎麼當人/黃迦
    • 凝視中 台北木柵 攝影的優勢,是可以彰顯時間所帶來的意義/莊媖智
    • 凝視中 新竹北埔 從日復一日的平庸中搾出那麼一絲靈光/黃弘川
    • 地方暗房 海馬迴光畫館 海馬繼續發光,為古都創造新事物/王巧惠
    • 地方暗房 好地下藝術空間 在邊緣,找到自己的主體性/王巧惠
    • 潛行對談 Mattauw 大地藝術季攝影團隊影攝 用攝影,重思人與地方的一千種關係/曾怡陵
  • Another Life 另一種可能
    • 移住者告白 一間和社區一起成長的麵包店/李盈瑩
  • Inside of Place 走進地方
    • 鐵皮屋探奇 環保神明的鐵皮小廟/盧昱瑞
    • 野書簡 鐘萼木⇌相思樹/黃瀚嶢×陳柏璋
    • 腔口微微 看一場字詞身世的風土電影/鄭順聰
  • Grow From Land 和土脈脈
    • 風土繫 一群雜草,可以成就了不起的事/陶維均
    • 大笨蛋生活法則 Vol.6 謝謝你,溜溜漫畫店!/高耀威
    • 地方擺渡人 第六回 大佛座下有個職人町/張敬業
  • Connection Online 國際連線
    • 勝手姊妹鄉 共同的海鄉行動/蔡奕屏
  • 版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