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用屬於自己的眼界去觀看這城市,就如每天都在重新發現的旅途上。
走過雀仔橋,憶起上一代平民飲茶撚雀的熱鬧時光;
跑到南涌,只為尋找一顆檸檬的出生地;
爬上磅巷野餐,從容地爭取樓梯的生存權利⋯⋯
漫步在香港,撿拾散落在不同街角的昔日故事,拼貼出那種延續至今的細致優雅。
「這是我所觀看的香港,跟你看到的不會完全一樣,城市因而生動。」
- 延續上一本著作《知埞——在他方想望這城》的主題,這次放眼香港,透過我城散策帶出背後的文化與歷史故事
- 領大家欣賞、珍惜這個地方美好的人事物,加強在地連結
走過雀仔橋,憶起上一代平民飲茶撚雀的熱鬧時光;
跑到南涌,只為尋找一顆檸檬的出生地;
爬上磅巷野餐,從容地爭取樓梯的生存權利⋯⋯
漫步在香港,撿拾散落在不同街角的昔日故事,拼貼出那種延續至今的細致優雅。
「這是我所觀看的香港,跟你看到的不會完全一樣,城市因而生動。」
- 延續上一本著作《知埞——在他方想望這城》的主題,這次放眼香港,透過我城散策帶出背後的文化與歷史故事
- 領大家欣賞、珍惜這個地方美好的人事物,加強在地連結
- 推薦序/Sampson Wong
- 推薦序/呂嘉俊
- 推薦序/羅雅寧
- 自序
-
建築
-
沒雀仔的 — 雀仔橋
-
最後倖存是優雅 — 太子臺
-
香港人的 — 大會堂
-
記得當時好親切 — 政府山
-
後山迷路 — 訊號塔
-
終於被看見 — 前深水埗配水庫
-
落難與重生 — 皇都戲院
-
舊時公屋心地好 — 屋邨
-
若你喜歡怪人 — 香港粗獷建築
-
一個車站看保育 — 石澳巴士總站
-
-
好綠
-
花落終有時 — 堅巷
-
牆上樹,樹下人 — 石牆樹
-
由頭學,走路 — 慈山寺
-
龍虎山 — 森林浴
-
守水塘的人 — 前濾水廠看守員宿舍
-
養人先養地 — 南涌
-
有種顏色叫木棉 — Beely Daily
-
在地栽種豆 — 啡農
-
-
步道
-
步履不停 — 盧吉道
-
在梯級間慢活 — 磅巷
-
生老病死一條路 — 西營盤
-
有橋便有路 — 己連拿利
-
民宅門面美學 — 元朗舊墟
-
山城曾經 — 荃灣老圍村
-
圍村有夢 — 屏山
-
古村無語 — 薄扶林村
-
-
空間與人
-
畫魂 — 超記瓷器
-
小隱於街市 — 玉記
-
家有家規 — 公利真料竹蔗水
-
餵貓是一種救贖 — 油麻地果欄
-
斜路一陣香 — 奧林比亞接臣咖啡
-
留屋留人留生活 — 藍屋
-
-
絕景
-
消失的地標 — 龍門大酒樓
-
如果牆會說 — 第一代唐樓遺址
-
消失的地名 — 卅間
-
不可以留住昨天 — 灣仔分域碼頭
-
怎樣的香港 — 就有怎樣的遊樂場
-
被風吹散的優雅 — 蒲公英噴水池
-
自己地景自己救 — 香港招牌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