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兩個等待死亡的老人,兒子三十年前死於不自然,卻在強權高壓下無力反抗苟活偷生。
以前顧著生存不去抗爭,現在死亡也要來了,還有甚麼好怕的?
於是,他們決定在5月35日當天堂堂正正去那個染血的廣場拜祭兒子。
在不正常國家的陽光底下,做正常的事也是不合法。
劇本喚起的,與其說是三十三年前那個夏天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如說,更是這三十三年來日日上演的,噤聲、低頭、忍辱的悲劇;與其說是「六四」的悲劇,不如說是「5月35日」的悲劇;與其說是抗爭的悲劇,不如說是失去哀悼權利的悲劇;與其說是死難者的悲劇,不如說是苟活者如何度過餘生的悲劇。—— 鴻鴻(臺灣著名劇場、電影導演)
「八九六四,五三十五,見證時代,永世不忘。謊言與禁忌,終究遮掩不了歷史與真相。」——于善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除收錄書寫八九六四的得獎劇本《5月35日》外,更記錄了劇作的創作歷程及相關評論,透過這齣「六四舞台」最後在香港公開演出的劇目,映照香港人如何以創造力和生命力,在艱難的路上堅持追尋公義。
《5月35日》曾獲「第29屆香港舞台劇獎」五大獎項:最佳劇本、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悲劇/正劇)、最佳燈光設計和年度優秀創作。
由日本劇作家石原燃翻譯的《5月35日》,獲「小田島雄志.翻譯劇本獎」。
本書收錄粵語、國語、英語三語劇本,讓爭取民主自由的風箏飛得更遠。
相約在5月35日,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
當現實荒謬,劇場卻讓人恢復正常
「草芥被擠壓到粉身碎骨前,迸發的勇敢與良善情操。」——鴻鴻
「他們的故事,也就是我們的故事。『不想回憶,未敢忘記』,是我們自身命運的呼喊。」——羅永生
本書特色
.《五月三十五日——創作.記憶.抗爭》除收錄了書寫八九六四的得獎劇本《5月35日》外,更記錄了這劇作的創作歷程及相關評論,透過這齣「六四舞台」最後在香港公開演出的劇目,呈現香港在過去幾十年來作為悼念六四的前線,如何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備受打壓而消亡,創作及言論自由如何遭到扼殺。
.本書通過全面的編輯工作,以《5月35日》劇作為核心,勾勒出2019以降的全民抗爭氛圍面對各式政治打壓的頑抗,本書有八九年之痛,也有香港人當下的痛。
.購買本書正是保留六四記憶,反抗打壓與抵抗遺忘的行動。
.除《5月35日》原著粵語劇本外,本書更載有國語及英語翻譯劇本,讓更多人可以認識本劇,及易於在世界各地搬演。
.本書資料詳盡,製作精明,配有上演時的彩色劇照,有助讀者想像演出情況。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與「曉劇場」將於2023年6月2-4日在臺灣搬演《5月35日》,該版本將以國語演出5場及以粵語進行1場讀劇。
.願我們一同以創作對抗強權打壓,為民主自由搖旗吶喊!
以前顧著生存不去抗爭,現在死亡也要來了,還有甚麼好怕的?
於是,他們決定在5月35日當天堂堂正正去那個染血的廣場拜祭兒子。
在不正常國家的陽光底下,做正常的事也是不合法。
劇本喚起的,與其說是三十三年前那個夏天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如說,更是這三十三年來日日上演的,噤聲、低頭、忍辱的悲劇;與其說是「六四」的悲劇,不如說是「5月35日」的悲劇;與其說是抗爭的悲劇,不如說是失去哀悼權利的悲劇;與其說是死難者的悲劇,不如說是苟活者如何度過餘生的悲劇。—— 鴻鴻(臺灣著名劇場、電影導演)
「八九六四,五三十五,見證時代,永世不忘。謊言與禁忌,終究遮掩不了歷史與真相。」——于善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除收錄書寫八九六四的得獎劇本《5月35日》外,更記錄了劇作的創作歷程及相關評論,透過這齣「六四舞台」最後在香港公開演出的劇目,映照香港人如何以創造力和生命力,在艱難的路上堅持追尋公義。
《5月35日》曾獲「第29屆香港舞台劇獎」五大獎項:最佳劇本、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悲劇/正劇)、最佳燈光設計和年度優秀創作。
由日本劇作家石原燃翻譯的《5月35日》,獲「小田島雄志.翻譯劇本獎」。
本書收錄粵語、國語、英語三語劇本,讓爭取民主自由的風箏飛得更遠。
相約在5月35日,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
當現實荒謬,劇場卻讓人恢復正常
「草芥被擠壓到粉身碎骨前,迸發的勇敢與良善情操。」——鴻鴻
「他們的故事,也就是我們的故事。『不想回憶,未敢忘記』,是我們自身命運的呼喊。」——羅永生
本書特色
.《五月三十五日——創作.記憶.抗爭》除收錄了書寫八九六四的得獎劇本《5月35日》外,更記錄了這劇作的創作歷程及相關評論,透過這齣「六四舞台」最後在香港公開演出的劇目,呈現香港在過去幾十年來作為悼念六四的前線,如何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備受打壓而消亡,創作及言論自由如何遭到扼殺。
.本書通過全面的編輯工作,以《5月35日》劇作為核心,勾勒出2019以降的全民抗爭氛圍面對各式政治打壓的頑抗,本書有八九年之痛,也有香港人當下的痛。
.購買本書正是保留六四記憶,反抗打壓與抵抗遺忘的行動。
.除《5月35日》原著粵語劇本外,本書更載有國語及英語翻譯劇本,讓更多人可以認識本劇,及易於在世界各地搬演。
.本書資料詳盡,製作精明,配有上演時的彩色劇照,有助讀者想像演出情況。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與「曉劇場」將於2023年6月2-4日在臺灣搬演《5月35日》,該版本將以國語演出5場及以粵語進行1場讀劇。
.願我們一同以創作對抗強權打壓,為民主自由搖旗吶喊!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錄
- 推薦序一 保持憤怒,堅持想像
- 推薦序二 他們的故事,也就是我們的故事
- 推薦序三 劇場震怒之日——讀《5月35日》
- 出版序 六四舞台在恐懼中擇善固執
- 創作.記憶.抗爭時間表
-
第一章 報道.原初的抗爭意志
-
2019年
-
六四的三十年經緯軸
-
六四舞台 莊梅岩: 我們不能不做,香港人不會習慣那種沒自由的生活方式
-
甚麼人訪問甚麼人: 用二十年尋找一對亡魂的眼睛
-
-
2020年
-
《5月35日》編劇莊梅岩: 我們堅持良知和真相
-
-
2021年
-
「六四舞台」12年來首次網上直播讀劇會 劇本創作合法勿自設限制
-
-
2022年
-
消失的六四記憶 「六四舞台」列明慧: 透過舞台劇說香港的故事
-
-
-
第二章 三語劇本.向世界吶喊
-
《5月35日》
-
《5月35日》
-
May 35th
-
-
第三章 評論.暢所欲言的自由
-
首映原版
-
5月35日
-
5月35日
-
母親最後不再沉默
-
《5月35日》優異的六四劇
-
We Cannot Forget June Fourth
-
The Power of Theatre
-
May 35th
-
-
庚子版
-
6月3日響起榮光兩年《5月35日》觀後感
-
5月35日【庚子版】 從苟活到救贖.從當年到當下
-
-
-
附錄
-
六四舞台簡介
-
創作歷程細表
-
首演及庚子版製作人員名單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