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中國貨幣及銀行業的歷史和發展,共分九章,內容從貨幣的起源和發展、中國近代銀行的前身:錢莊,到討論外資、華資和中央銀行等議題,再到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如何從百年變遷中走到今天,以及香港如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等等。本書力求以客觀平實的方式呈現資料,並配以珍貴的歷史圖片,以簡單易懂的語言與讀者分享中國貨幣及銀行業發展史中具代表意義的人物和事件,希望為大中華銀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啟示。
- 新版序言(吳亮星)
- 2011年版作者序一(區慕彰)
- 2011年版作者序二(羅文華)
- 新版作者序(區慕彰、羅文華)
-
第一章 中國的貨幣、錢莊與銀行
-
了解銀行史的意義
-
銀行及貨幣的定義與功能
-
中國早期的貨幣
-
香港一元硬幣
-
中國早期的金融活動
-
中國早期的國庫及發鈔
-
-
第二章 中國銀行業的初階
-
外資銀行在國內開業
-
清末三次金融風波
-
中國第一間商業銀行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成立
-
中國第一家國家銀行
-
交通銀行
-
鹽業銀行
-
-
第三章 國共交替下的銀行業
-
中國幣制——廢兩改圓
-
國民政府之金融管理
-
抗日戰爭期間的中央銀行
-
抗戰勝利後之金圓券風暴
-
國民黨退守台灣之資金安排
-
共產黨對國內之經濟改革
-
人民政府對央行及各大銀行之改組
-
-
第四章 香港開埠後的銀行業發展
-
香港開埠的背景
-
香港最早期的金融機構
-
港元先後與英鎊及美元掛鈎
-
香港華資金融機構的發展
-
樓房按揭在香港的發展
-
-
第五章 香港發展成為金融中心的過程
-
金融中心的定義
-
外資金融機構在港的發展
-
香港早期的股票市場
-
香港早期的外匯市場
-
香港中銀集團
-
本土金融機構的興衰
-
金融監管的演變
-
香港被確認為金融中心
-
-
第六章 台灣的金融業發展
-
研究背景及台灣的歷史
-
國民黨遷台時的金融業
-
台灣開放金融業
-
台灣的金融控股公司
-
台灣的地下錢莊
-
台灣的電子資訊產業及金融業
-
台灣與內地及香港的貿易及金融關係
-
-
第七章 內地銀行業的崛起
-
中國人民銀行的發展
-
中國銀行的發展
-
中國工商銀行的發展
-
中國建設銀行的發展
-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
-
興業銀行的發展
-
招商局的發展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發展
-
非國有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的發展
-
民營銀行進一步發展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業的標誌性節點
-
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歷史和經驗
-
-
第八章 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路向
-
重組、上市及下一步的挑戰
-
國策要內銀走出去嗎?
-
人民幣知識
-
中國經濟發展與人民幣的崛起
-
中國需要香港及上海兩個金融中心嗎?
-
人民幣國際化
-
香港銀行業在人民幣國際化中的機遇
-
內地、港、台銀行業的合作發展
-
-
第九章 中國貨幣的數碼化趨勢
-
貨幣的進化
-
貨幣數碼化
-
金融科技帶動貨幣電子化
-
數字人民幣的發展
-
數字人民幣的特點
-
香港的數碼貨幣
-
香港在數字金融時代下的定位
-
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
中國內地第三方支付的發展
-
中國內地移動支付的啟始
-
香港的電子支付工具
-
- 結語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