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

出版日期
1989/07/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0003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臺灣在近幾年來﹐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上﹐本書所收集的文章﹐乃作者針對這關鍵性轉變的時刻﹐所產生的種種問題﹐加以反思的成果。這些問題可凝縮為三部份:第一、在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傳統所能提供的資源及其侷限的問題。第二、剋就近年台灣的現況﹐討論自由、民主、法治等問題。第三、探討知識份子在台灣追求自由民主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貢獻和限制的問題。 作者簡介: 韋政通江蘇鎮江人,從事教育廿五年,曾任中學教師、大學教授,現任《中國論壇》半月刊編輯委員會召集人,國際中國哲學會學術顧問,為國內著名批評家、中國思想史學者。著作有《中國思想史》(上下)、《先秦七大哲學家》、《荀子與古代哲學》、《中國哲學思想批判》、《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的智慧》、《傳統的透視》、《儒家與現代化》、《傳統的更新》、《巨變與傳統─中國傳統思想現代意義的追尋》、《現代化與中國的適應》、《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倫理思想的突破》、《儒家與現代中國》、《思想的貧困》、《董仲舒》、《知識份子的責任》、《中國現代思想家胡適》、《中國現代思想家梁漱溟》、《中國哲學辭典》(編著)、《中國哲學辭典大全》(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編)等。
  • 自 序
    • 民間之學:傳統中國學術的源頭活泉
    • 胡適心目中的孔子──為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一宗公案進一解
    • 「文化中國」的象徵──梁漱溟的生平與思想
    • 中共統治下的梁漱溟先生
    • 思考方式的突破
    • 傳統的偏見──以「人師」、「經師」為例
    • 學派與學閥
    • 「那也是人性」──一個新的人性觀
    • 儒學前景
    • 新加坡儒學會議的感想
    • 走出道德思考的死胡同
    • 當前道德問題的診斷──中華電視臺視聽中心演講
    • 民主法治社會裡倫理問題的探討──儒家倫理現代化之路
    • 「五四」在今日的意義
    • 民主:播種不易,收成尤難──念「五四」想今朝
    • 民主紮根
    • 開放社會的基礎建構
    • 沒有獨立自由的精神,那來健全的政治文化?──《異端的權利》對我們的啟示
    • 儒家與臺灣的民主運動
    • 民主優先於統獨──民進黨不宜把臺灣獨立列入黨綱
    • 想起賀佛爾
    • 談兩大政經風暴──探原因、說影響、提建議
    • 政治形態的轉變──新政府當前最艱鉅的課題
    • 為什麼大家都有無力感?
    • 日文專業書刊大展的聯想
    • 閒暇的價值
    • 三十多年來知識份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
    • 以傳統主義衛道,以自由主義論政──徐復觀先生的志業
    • 臺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
    • 臺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民主評論》與《文星雜誌》
    • 我們正處在歷史的轉捩點上──《國家未來十年發展的探討》研討會獻辭
    • 導引國家走上正確的方向──寫在徵文揭曉之後
    • 歷史的鏡子──「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研討會獻辭
    • 意識形態與知識份子
    • 知識份子與大眾文化
    • 「費邊」精神
    • 知識份子的愛心與勇敢──《衝破禁忌》序
    • 寄天堂──《殷海光書信集》代序
    • 開創中國女性的新世紀
    • 歷史的夢魘
    • 北大觀感
    • 兩種社會,一個中國──為走向和平競爭和平統一提一點看法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