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作為主題,由清代、日本時代、戰後直至現今,涉及文學、文化、歷史、宗教、藝術、文化資產等,以竹塹作為空間論述主體,從自身的記憶到他者的論述,從文獻記載到社會實踐,乃至與他處地方學借鑑觀照,展開歷史與文藝的多重景致。本屆研討會,承蒙海內外專家學者惠賜鴻文鉅作,除了文學論題是歷屆竹塹學會議的亮點,本屆議題則充滿「在地交流意識」與「全球化」的特色,兼具時代跨度、場域轉移與議題廣度,讓新竹的文學文化研究,不僅安於新竹,更能向外探索,掘發竹塹學豐富的內涵。
- 主編序 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林佳儀
-
專題演講
-
陳進家中的隸書屏風/石守謙
-
重返東南亞熱帶雨林:南洋本土多元地方文化書寫/〔新〕王潤華
-
-
學術論文
-
學術史脈絡下的竹塹研究回顧/牟立邦
-
龍瑛宗與新竹地區藝文人士的社群網絡研究/王惠珍
-
女性主體與地方認同——一九二〇至一九五〇年間成長的新竹女作家及其作品中的「新竹」記憶/羅秀美
-
戰後台日雙方的少年工意象比較/〔日〕明田川聰士
-
「野」孩子——談徐仁修《家在九芎林》的童年再現/張日郡
-
後人類時代的虛擬愛情:論平路與張系國科幻小說中的電子情人/蔣興立
-
我祖父的Tapung(李崠山)事件:尖石鄉耆老口述歷史與Lmuhuw吟唱之互文意義/劉柳書琴
-
生態智慧:里慕伊.阿紀《山櫻花的故鄉》的三維生態學/王秋今
-
南來北往:新竹同樂軒之軒社經營與進香演出/林佳儀
-
新竹九甲什音初探/黃思超
-
為天下女人訴不平:金玫與台語片《難忘的車站》/黃美娥
-
新竹客家紙寮窩造紙產業/吳嘉陵
-
重現地方:北埔作為區域型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奚昊晨
-
「新竹寺」的歷史紋理、社會實踐及其場所性/陳惠齡
-
中興法雲、繼往開來:新竹州法雲禪寺真常法師的重要生平與佛行事業/楊璟惠
-
大乘佛教在泰國曼谷的發展趨勢/〔泰〕劉麗芳、〔泰〕曾安安
-
馬來西亞地方詩社、文人社群及詩社活動:以南洲詩社為例/〔馬〕邱彩韻
-
-
附錄
-
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
二〇二一年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名錄
-
二〇二一年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人員名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