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第四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歷史風華與文藝新象」,從竹塹及其周邊區域歷史風華、人文傳統、書寫意涵的討論,延續至當代的社會參與、文化資產之維護、文學藝術之遞嬗新變,結合國內關注新竹地方發展,與國際上研究地方學,卓有新意之學者共同研討與激盪,邀請文學、歷史、社會等學門的學者參與,豐富竹塹學的討論向度。主題演講為:「地方學的影響力:清華的抓地力」、「四國學的線上學習」。論文關懷主題包括:竹塹文化文學資產、文化地景與社會實踐、亞洲與地方論述、文化情感與藝術符碼、殖民景觀與跨域傳播。座談主題為:「城市規劃與地方紋理」。以此呈現竹塹文化魅力、創新意涵,及地方學之最新研究成果。
- 主編序 竹塹風華正茂 林佳儀
-
專題演講
-
地方學的影響力—清華的抓地力 王俊秀
-
四國學的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of Shikoku-gaku) 林敏浩
-
-
學術論文
-
作為隱喻性的竹塹/新竹符碼—在「時間—空間」結構中的地方意識與地方書寫 陳惠齡
-
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Hohlo」的漢字名書寫形式變遷—從歷史文獻與地圖地名的檢索來分析 韋煙灶、李易修
-
竹塹民間詩社的傳薪與再生—我手寫我口.我口吟我調 武麗芳
-
關於竹塹舊城文化資產教育的幾點芻議 榮芳杰
-
竹塹創新與青年實踐 李天健、邱星崴
-
印刷媒介中的尖石鄉泰雅族李崠山事件記憶 劉柳書琴
-
冷戰、反共時代下的地方娛樂場所—從印尼僑領章勳義談新竹關東橋介壽堂戲院 · 黃美娥、魏亦均
-
從《臺灣文藝》創刊及小說創作談吳濁流的文學志業 余昭玟
-
李喬的兩種亞洲觀—極權與養生 蔣淑貞
-
空間敘事下生命座標的尋找—論陳銘磻故鄉系列成長書寫的現實意義 黃雅莉
-
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七世紀末的南海印象探識 黃琦旺
-
檳城的藝術符碼—解讀喬治市街頭鐵塑 黃美冰
-
-
座談會
-
城市規劃與地方紋理 蔡仁堅、潘國正
-
-
附錄
-
二○一九年第四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議程
-
二○一九年第四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與會學者名錄
-
二○一九年第四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人員名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