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為現任高中老師多年在國語文教學現場的觀察、紀錄和反思,故名《文章偶得》,內容分上下冊。上冊主題為「閱讀素養的核心」,下冊主題為「命題考試的能力」。本書為上冊。
現今課綱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關注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也在乎內在能力的養成,欲使學生能進行知性的統整判斷,也掌握情意的感發體悟。本書針對國語文教學的教材、教法進行觀察、紀錄和歸結,內容包括「原道」(文章的核心思想)與「辨騷」(準確的閱讀理解)兩部分,其間記錄教學現場中的真實互動,也融入教學過程中的體悟感發,並通過思辨進行後設反思。作者力圖擺脫秘笈式的僵硬套路,以直面生命、自由對話的散文風格表達其感悟,語言清新、情味濃郁。
現今課綱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關注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也在乎內在能力的養成,欲使學生能進行知性的統整判斷,也掌握情意的感發體悟。本書針對國語文教學的教材、教法進行觀察、紀錄和歸結,內容包括「原道」(文章的核心思想)與「辨騷」(準確的閱讀理解)兩部分,其間記錄教學現場中的真實互動,也融入教學過程中的體悟感發,並通過思辨進行後設反思。作者力圖擺脫秘笈式的僵硬套路,以直面生命、自由對話的散文風格表達其感悟,語言清新、情味濃郁。
- 推薦序
- 通透與性情:我讀《文章偶得》
-
輯一、原道──文章的思想核心
-
關於小康
-
論語答問
-
春秋
-
孔、老、莊的道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天地不仁
-
龍德
-
取象
-
在別無選擇的時刻
-
尾生之信
-
生命格局
-
愛其身
-
迎向春光
-
〈蘭亭序〉答問
-
菁櫻臺的記憶
-
課堂報告側記
-
師說
-
文以載道
-
讀書
-
猛火
-
詆朱熹
-
餘香散碧空
-
-
輯二、辨騷──準確的閱讀理解
-
靜夜思
-
兩個孔明
-
出師表
-
柳侯祠
-
始得西山宴遊記
-
虬髯客傳
-
三蘇的〈六國論〉
-
蘇洵〈六國論〉的誤判
-
中國悲劇
-
也談《牡丹亭》
-
曲選雜談
-
學問人格與功名富貴
-
紅樓夢
-
〈離臺〉詩
-
〈離臺〉詩的翻案
-
《阿罩霧風雲》筆記
-
勸和論
-
和好的藝術
-
畫菊自序
-
意象
-
演講
-
空間寫作
-
說說〈項脊軒志〉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