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第一本深入解析羞恥感的書
4個觸發情境、3種自毀習慣 看懂情緒,
4步驟重拾自尊
★ 最完整的痊癒實務指南。給無地自容的自己無堅不摧的自信
★ 幫助上萬人擁抱陰影的心理師,淬鍊40年的情緒觀點
面對不適的環境、關係,我們可以選擇離開,但情緒不是說放就能放下。我們大多不想經歷害怕、生氣、羞恥等,可是生活不能沒有這些感受,問題在於如何在它們的陪同下活得更好。
無地自容的情境,因人而異
羞恥感是壞的,會打擊我們的自尊,是種非常內耗的情感,然而如果我們一味採取:忽略、壓抑、轉移或迴避等因應方式,會暫且感到輕鬆,卻讓我們畫地自限,同時不得不從此繞開類似的場景、事或人。
● 內心對話常自己嚇自己?「你一定要竭盡所能才能成功」
● 為了很小的失誤自責好幾天
● 從小不喜歡出現在大眾面前,卻無法完全避免而痛苦不已
● 常被說自學能力強,但心裡知道:是因為我不好意思問別人
當「現在的我」和「我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不合身時,
羞恥感就產生。
凡是痛苦的自我意識,都與羞恥感有關
在所有感受中與自我價值最密不可分的,就是羞恥感。布爾戈博士擷取35年的個案和其自身,從發現到接納羞恥的顛簸之路,梳理成這本痊癒實務指南,並引以心理學、遺傳學、社會學的洞見,帶我們釋放成見、切換心態。
發現情緒的意義,走出人生劇本──
引起羞恥感的情境模式:
● 從學業到成就,你常比輸手足,而父母明顯偏心另一方-模式:無回應的愛
【舊反應】內心反對父母,卻在職業、擇偶等方面愈符合父母期望
【新視角】問自己「重視什麼?」,而非「怎麼做能被認可」(第11章)
● 在運動社團因為身材、社交焦慮而成為霸凌的對象-模式:非本意的暴露
【舊反應】避免類似場景,習慣在團體隱形,在工作、愛情刻意不表現
【新視角】提高內在防衛機制的意識,肯定小進展(第16章)
治療始於覺察,本書從羞恥感產生的情境模式、自毀反應,到重拾自尊的具體實務,幫助我們直面情緒之王,找到方法並應用在自己生活的課題上。
「真正的自信,是由我們自己贏得的。」──布爾戈博士
本書特色
1. 全新觀點:羞恥感並不壞
2. 淺白易懂:作者為40年資深臨床心理治療師,單月25000點閱人次、熱門心理學部落格主
3. 課題首選:架構完整,對於糾結於羞恥經驗的人來說是最給力的情緒指引
4個觸發情境、3種自毀習慣 看懂情緒,
4步驟重拾自尊
★ 最完整的痊癒實務指南。給無地自容的自己無堅不摧的自信
★ 幫助上萬人擁抱陰影的心理師,淬鍊40年的情緒觀點
面對不適的環境、關係,我們可以選擇離開,但情緒不是說放就能放下。我們大多不想經歷害怕、生氣、羞恥等,可是生活不能沒有這些感受,問題在於如何在它們的陪同下活得更好。
無地自容的情境,因人而異
羞恥感是壞的,會打擊我們的自尊,是種非常內耗的情感,然而如果我們一味採取:忽略、壓抑、轉移或迴避等因應方式,會暫且感到輕鬆,卻讓我們畫地自限,同時不得不從此繞開類似的場景、事或人。
● 內心對話常自己嚇自己?「你一定要竭盡所能才能成功」
● 為了很小的失誤自責好幾天
● 從小不喜歡出現在大眾面前,卻無法完全避免而痛苦不已
● 常被說自學能力強,但心裡知道:是因為我不好意思問別人
當「現在的我」和「我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不合身時,
羞恥感就產生。
凡是痛苦的自我意識,都與羞恥感有關
在所有感受中與自我價值最密不可分的,就是羞恥感。布爾戈博士擷取35年的個案和其自身,從發現到接納羞恥的顛簸之路,梳理成這本痊癒實務指南,並引以心理學、遺傳學、社會學的洞見,帶我們釋放成見、切換心態。
發現情緒的意義,走出人生劇本──
引起羞恥感的情境模式:
● 從學業到成就,你常比輸手足,而父母明顯偏心另一方-模式:無回應的愛
【舊反應】內心反對父母,卻在職業、擇偶等方面愈符合父母期望
【新視角】問自己「重視什麼?」,而非「怎麼做能被認可」(第11章)
● 在運動社團因為身材、社交焦慮而成為霸凌的對象-模式:非本意的暴露
【舊反應】避免類似場景,習慣在團體隱形,在工作、愛情刻意不表現
【新視角】提高內在防衛機制的意識,肯定小進展(第16章)
治療始於覺察,本書從羞恥感產生的情境模式、自毀反應,到重拾自尊的具體實務,幫助我們直面情緒之王,找到方法並應用在自己生活的課題上。
「真正的自信,是由我們自己贏得的。」──布爾戈博士
本書特色
1. 全新觀點:羞恥感並不壞
2. 淺白易懂:作者為40年資深臨床心理治療師,單月25000點閱人次、熱門心理學部落格主
3. 課題首選:架構完整,對於糾結於羞恥經驗的人來說是最給力的情緒指引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及譯者簡介
- CONTENTS
- 前言 走出羞恥,從認識四種成見開始
- 羞恥感意識測驗
-
第一部 羞恥感譜系
-
第1章 情感的羞恥家族
-
第2章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問問羞恥感
-
第3章 羞恥感的來源——不被愛與被忽略
-
第4章 羞恥感的來源——驟然暴露與失望
-
第5章 喜悅與自尊的誕生
-
第6章 最早體驗的羞恥感
-
-
第二部 羞恥感的三種偽裝
-
▎逃避羞恥感
-
第7章 社交焦慮,沒有他人的世界
-
第8章 漠不關心是種保護傘
-
第9章 在放蕩和上癮,失去自我
-
第10章 當逃避成慣性
-
▎否認羞恥感
-
第11章 過度的理想自我
-
第12章 優越感與蔑視
-
第13章 指責與憤慨,遠離現實中的自己
-
第14章 當否認成慣性
-
▎控制羞恥感
-
第15章 自嘲:保持距離的藝術
-
第16章 自我厭惡
-
第17章 受虐狂
-
第18章 當控制成慣性
-
-
第三部 從羞恥感到自尊
-
第19章 羞恥感如何影響自我認同的形成
-
第20章 克服自卑與拓展自我認同
-
第21章 建立自豪感
-
第22章 分享喜悅
-
- 附錄A 測驗分數的意義與指引
- 附錄B 重拾自尊的練習
- 致謝 一本心理治療師生涯淬鍊的觀點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