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畫說道德經》將老子《道德經》的81篇經文配以81幅詼諧有趣、使人眼前一亮的哲理中國畫,附以原文和作者的釋讀,加上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啟示,使本書通俗易懂,使讀者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營養和啟示。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序
- 自序:我只是把智慧的甘泉端給大家
-
上篇 道經
-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二、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
三、不尚賢,使民不爭
-
四、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
五、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六、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七、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八、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十、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
十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十二、五色令人目盲
-
十三、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
十四、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十五、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
十六、致虛極,守靜篤
-
十七、悠兮,其貴言
-
十八、大道廢,有仁義
-
十九、見素抱樸
-
二十、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
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
二十二、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二十三、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
二十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二十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二十六、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二十七、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
二十八、知其白,守其黑
-
二十九、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
三十、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
三十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
三十二、知止可以不殆
-
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三十四、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三十五、執大象,天下往
-
三十六、柔弱勝剛強
-
三十七、無為,而無不為
-
-
下篇 德經
-
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三十九、貴以賤為本
-
四十、有生於無
-
四十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四十二、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
四十三、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
四十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四十五、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四十六、禍莫大於不知足
-
四十七、不出戶,知天下
-
四十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四十九、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五十、出生入死
-
五十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
五十二、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
五十三、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
五十四、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
五十五、物壯則老
-
五十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五十七、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
五十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五十九、治人事天莫若嗇
-
六十、治大國若烹小鮮
-
六十一、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
六十二、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
六十三、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
六十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六十五、以智治國,國之賊
-
六十六、以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
六十七、天將救之,以慈衞之
-
六十八、善戰者不怒
-
六十九、禍莫大於輕敵
-
七十、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
七十一、知不知,上
-
七十二、聖人自知,不自見
-
七十三、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
七十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七十五、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
七十六、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
七十七、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
七十八、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
七十九、和大怨,必有餘怨
-
八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
八十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