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所謂的道,既看不見、聞不到也摸不著,
那我們該如何找到這個道呢?一般人又該如何出凡入聖?
上善如水、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營魄抱一又是什麼呢?
或許透過范明公以創新角度,並以更高維度的思想及見解,
並融入現代社會的現實面,會讓人更能
體會和感悟《道德經》這部兩千多年前的哲人聖典!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餘字,卻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內容更是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創業、齊家、修身、為學、處世的寶典,更對中華文化的哲學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有「萬經之王」之稱。本書為帶出《道德經》中深奧的智慧,引用帛書老子版本,以<道經>及<德經>分篇詳細講述:
◎<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
◎<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
作者更同時融入儒釋道觀點,縱橫交錯引領出背後的大智慧,讓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特色1:釋義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
@特色2:運用現今社會情況帶入經義:以其慣有的現代筆法來執寫此部經典,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特色3:運用易經及多本經典輔助說明道德經更深入義理:本書不單單只是詮釋道德經表面字義,更輔以多本經書,例如易經等等多本經典加以輔助說明,讓義理更容易貫通理解。
關鍵字:范明公,道德經,老子,人生智慧,人生哲學,解密系列
那我們該如何找到這個道呢?一般人又該如何出凡入聖?
上善如水、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營魄抱一又是什麼呢?
或許透過范明公以創新角度,並以更高維度的思想及見解,
並融入現代社會的現實面,會讓人更能
體會和感悟《道德經》這部兩千多年前的哲人聖典!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餘字,卻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內容更是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創業、齊家、修身、為學、處世的寶典,更對中華文化的哲學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有「萬經之王」之稱。本書為帶出《道德經》中深奧的智慧,引用帛書老子版本,以<道經>及<德經>分篇詳細講述:
◎<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
◎<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
作者更同時融入儒釋道觀點,縱橫交錯引領出背後的大智慧,讓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特色1:釋義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
@特色2:運用現今社會情況帶入經義:以其慣有的現代筆法來執寫此部經典,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特色3:運用易經及多本經典輔助說明道德經更深入義理:本書不單單只是詮釋道德經表面字義,更輔以多本經書,例如易經等等多本經典加以輔助說明,讓義理更容易貫通理解。
關鍵字:范明公,道德經,老子,人生智慧,人生哲學,解密系列
- 【自序】歷史上最難解讀的經典
-
第一章 上善如水——《道德經》第八章
-
第一節 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
-
第二節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
第三節 天道難窺,聖人指路
-
第四節 居善地,心善淵
-
第五節 予善天,言善信
-
第六節 正善治,事善能
-
第七節 夫惟不爭,故無尤
-
-
第二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哉——《道德經》第九章
-
第一節 過猶不及,止於至善
-
第二節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
-
-
第三章 營魄抱一——《道德經》第十章
-
第一節 營魄抱一,摶氣至柔
-
第二節 滌除玄鑑,明白四達
-
-
第四章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第十一章
-
第一節 有無兼顧,陰陽消長
-
第二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
第五章 為腹而不為目——《道德經》第十二章
-
第一節 執迷外境,心狂神馳
-
第二節 聖人之治,長生久視
-
-
第六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道德經》第十三章
-
第一節 以身為貴,寵辱若驚
-
第二節 道生萬有,天下即我
-
-
第七章 無象之象,是謂惚恍——《道德經》第十四章
-
第一節 視之弗見,聽之弗聞
-
第二節 無狀之狀,無象之象
-
-
第八章 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新成——《道德經》第十五章
-
第一節 微妙玄達,深不可識
-
第二節 夫唯不盈,敝而新成
-
-
第九章 歿身不殆——《道德經》第十六章
-
第一節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
-
第二節 知常明也,歿身不殆
-
-
第十章 成功遂事——《道德經》第十七章
-
第一節 太上,下知有之
-
第二節 猶呵,其貴言也
-
-
第十一章 大道廢——《道德經》第十八章
-
第一節 大道廢,故標榜仁義
-
第二節 智慧出,就出現大偽
-
第三節 由宏知微又由微知宏
-
-
第十二章 絕聖棄智——《道德經》第十九章
-
第一節 絕聖棄智,絕巧棄利
-
第二節 見素抱樸,絕學無憂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