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開山之作與主要源頭,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一書雖僅五千餘言,可是歷代有關《老子》的著述,卻不下千餘種,一是其思想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使人一接觸,就感到其中別有天地,廣大無垠,非要窮其究竟不可;一是其思想已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軀體裡,如「知足常樂」、「柔能克剛」、「功成身退」等,可見《老子》受世人重視之一斑。本書目的即在以現代語言,把《老子》注釋、翻譯出來,以供現代人閱讀,希望能為現代人提供一個充滿哲思的精神食糧。
作者簡介
注譯者:
余培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作者簡介
注譯者:
余培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 序
- 導 讀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第三章 不尚賢
-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 第五章 天地不仁
- 第六章 谷神不死
- 第七章 天長地久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
-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 第十六章 致虛極
-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 第十八章 大道廢
-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
-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
-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
-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 本書引用參考書目(依引用先後次列)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