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信息论基础与应用

出版日期
2022/02/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257882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比较成熟、完善的一部分,它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本书从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论述了香农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信息论在网络信息理论和量子信息理论中的应用。本书特点如下: ?? 遵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力求全面涵盖信息论课程教学知识点要求,并反映信息论的新发展; ?? 简化数学公式推导过程,重点突出通信与信息的基本概念,强调信息论在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 配套提供丰富的实验案例,并编写相应的MATLAB仿真程序,方便开展实践教学环节。 配套完善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要点+程序代码+考试题库+思维导图)。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编委会
  • 前言
  • 第1版前言
  • 思维导图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什么是信息
    • 1.2 什么是信息论
      • 1.2.1 信息论的早期酝酿
      • 1.2.2 信息论的建立与发展
      • 1.2.3 信息论的近期发展
    • 1.3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 1.4 信息论的应用及成果
    • 1.5 信息论研究范畴
    • 习题1
  • 第2章 信源与信息熵
    • 2.1 预备知识
      • 2.1.1 概率
      • 2.1.2 古典概型
      • 2.1.3 概率性质
    • 2.2 信源的描述和分类
      • 2.2.1 离散单符号信源
      • 2.2.2 离散无记忆序列信源
      • 2.2.3 离散有记忆序列信源
      • 2.2.4 连续信源
    • 2.3 离散单符号信源的熵与互信息
      • 2.3.1 自信息量
      • 2.3.2 离散单符号信源的熵
      • 2.3.3 信息熵的基本性质
      • 2.3.4 互信息量
      • 2.3.5 平均互信息量
      • 2.3.6 平均互信息量的性质
    • 2.4 离散序列信源的熵与互信息
      • 2.4.1 离散平稳序列信源的熵和熵率
      • 2.4.2 马尔可夫信源及其极限熵
    • 2.5 信源的相关性和冗余度
    • 2.6 连续信源的熵与互信息
      • 2.6.1 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 2.6.2 连续信源最大熵定理
      • 2.6.3 连续信源的互信息
    • 2.7 熵计算及熵应用
      • 2.7.1 熵计算
      • 2.7.2 熵信息应用
    • 习题2
  •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 3.1 信道分类和参数表示
    • 3.2 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 3.2.1 信道容量定义
      • 3.2.2 离散单符号无噪信道及其容量
      • 3.2.3 离散单符号有噪信道及其容量
    •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 3.3.1 并联信道
      • 3.3.2 和信道
      • 3.3.3 扩展信道
    • 3.4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 3.4.1 时间离散信道及其容量
      • 3.4.2 时间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 3.5 信道容量计算及MATLAB程序实现
      • 3.5.1 信道容量的MATLAB计算
      • 3.5.2 MIMO信道容量
    • 习题3
  • 第4章 信源编码理论
    • 4.1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 4.1.1 编码的定义
      • 4.1.2 码的分类
      • 4.1.3 码树
    • 4.2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 4.2.1 典型序列和ε典型序列
      • 4.2.2 无失真定长编码定理
      • 4.2.3 无失真变长编码定理
    • 4.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 4.3.1 失真测度
      • 4.3.2 信息率失真函数R(D)
      • 4.3.3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R(D)计算
      • 4.3.4 编码定理
    • 4.4 信源编码方法
      • 4.4.1 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
      • 4.4.2 限失真信源编码方法
    • 4.5 信源编码MATLAB计算实现
      • 4.5.1 率失真函数的MATLAB计算实现
      • 4.5.2 几种编码方法的MATLAB实现
    • 习题4
  • 第5章 信道编码理论
    • 5.1 最佳译码准则
    • 5.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 5.2.1 错误图样
      • 5.2.2 矢量空间和码矢量
      • 5.2.3 码距与纠检错能力
    • 5.3 离散信道编码定理
      • 5.3.1 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 5.3.2 有噪信道编码逆定理
    • 5.4 信道编码方法
      • 5.4.1 线性分组码
      • 5.4.2 循环码
      • 5.4.3 卷积码
    • 5.5 信道编码MATLAB计算实现
      • 5.5.1 RS码
      • 5.5.2 Turbo码
      • 5.5.3 LDPC码
      • 5.5.4 Polar码
    • 习题5
  • 第6章 网络信息理论
    • 6.1 相关信源及可达速率区域
    • 6.2 多址接入信道及其容量区域
      • 6.2.1 离散二址接入信道及其容量区域
      • 6.2.2 高斯加性二址接入信道及其容量区域
      • 6.2.3 离散多址接入信道及其容量区域
    • 6.3 广播信道及其容量区域
      • 6.3.1 退化离散广播信道的容量界限
      • 6.3.2 退化连续高斯广播信道的容量界限
    • 习题6
  • 第7章 量子信息理论
    • 7.1 量子信息基本概念
      • 7.1.1 量子比特
      • 7.1.2 量子信息熵
    • 7.2 量子信源编码理论
    • 7.3 量子信道编码理论
      • 7.3.1 量子信道
      • 7.3.2 量子信道容量
      • 7.3.3 Holevo信息
      • 7.3.4 量子信道编码理论
    • 习题7
  • 附录 习题参考答案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