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宋元學術思想史論集(中編)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07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接續《宋元學術思想史論集(上編)》對北宋學術思想的討論,把探討重心向南宋延伸,全面剖析朱熹思想體系及朱子學派的影響。《上編》在歷史時段上聚焦北宋,系統討論了宋元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包括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邵雍等,兼及朱熹、陸九淵等哲學家帶出的重要哲學議題。

《中編》則把重心繼續向南宋延伸,以朱熹的思想體系為討論核心。第一章先通論宋代經史學;第二至第四章討論朱子理氣論的系統建構、論域分野及其有關「存有」之預設,朱子的學術史地位及影響,朱子思想的轉變與其中的關鍵;第五章在心學興起的背景下對比朱熹和陸九淵的學說及其差異背後的歷史意義,第六章討論朱子學派影響之下的湖湘學派。
  • 《程學閣著作集》發行緣起
  • 壹 論宋代經史學發展之類型、樣態、取徑、議題與其所形成之特殊之文獻之學
    • 一 儒學中「經」、「史」之來歷與宋代經、史學之基本特質
    • 二 宋代經、史學中特為重要之兩種取徑與其塑造之學術性格
    • 三 宋代經、史學發展中所蘊含之議題及其重要性
    • 四 宋代經由經、史之學所重塑之「文獻之學」及其特殊貢獻
  • 貳 朱子理氣論之系統建構、論域分野及其有關「存有」之預設─兼論朱子學說衍生爭議之原因及其所含藏之討論空間
    • 一 朱子對於「形而上學」議題之理解及其理氣論之結構框架
    • 二 朱子哲學系統之組織原理及其所因應於時代之需求
    • 三 朱子系統之「靜態」性格所需之補充理論
    • 四 朱子格物說之認識論基礎及其作為義理學方法之意義
    • 五 朱子學說衍生爭議之原因及其所含藏之討論空間
  • 參 論朱子之學術史地位與其影響
    • 一 評估「朱子之學」之歷史地位所牽涉之問題與可採取之論述角度
    • 二 朱子與宋學
    • 三 朱子與理學
    • 四 朱子學術對於歷史之綜合影響
    • 五 朱子思想本身之限制及其可有之理論對比
  • 肆 論朱子思想先後之轉變與其關鍵議題
    • 前言 朱子思想進程之分期及其研究之重要
    • 一 朱子思想發展前三期依次轉變之脈絡與其牽涉之問題
    • 二 朱子中年思想深化之關鍵與其核心議題
    • 三 關於朱子中年思想轉化過程所涉及之考證問題及其梳理
    • 四 朱子己丑新悟後思想之拓展與其哲學思惟「結構性系統」之完成
    • 五 總述朱子一生思想轉變之路徑,兼論所謂「朱子晚年定論」
  • 伍 論南宋心學之建構與朱陸分宗之儒學意義
    • 一 理學流衍中產生「哲學對峙」之根本原因與象山所處之地位
    • 二 象山心學之建構及其所開拓之發展形式
    • 三 朱子之學之傳承中所產生之偏向與其所凸顯之理學難題
    • 四 朱陸分宗之儒學意義及其影響
  • 陸 論南宋湖湘學脈之形成與其發展
    • 一 「湖湘之學」之確立及其所奠定之理學基礎
    • 二 朱子對於五峯之諍議及五峯立說之理論建構
    • 三 五峯後之南軒及南軒所展現湖湘之學之困境
    • 四 南軒後之湖湘之學及其延續之影響
  • 附錄 朱子「理先氣後」說與「氣強理弱」說之探討
    • 修訂說明
    • 前言
    • 一 朱子「理」「氣」二分之來歷
    • 二 理氣「先」「後」、「強」「弱」問題之關鍵
    • 三 所謂「理是淨潔空闊底世界」
    • 四 朱子理氣論對於儒學之影響
  • 語詞語句索引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