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中西医学流变与交融”为题,分“专题论文”“学术书评”两个栏目,共收入15篇文章。专题论文共计13篇文章,各位作者围绕19世纪前欧洲“歇斯底里”概念、“食疗”、美国奴隶的饮食、中世纪西欧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构建、《千金方》“凡猪肉”的文本源流、“恶水”、清代霍乱流行的自然与社会要素、晚清传教士鸦片戒治疗法、新中国上海清理中药伪药的实践等内容展开研究;学术书评2篇,分别评价了《阿斯伯格的孩子们:纳粹治下维也纳孤独症的起源》《反鸦片斗士:新教传教士在中国(1874-1917)》。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学术委员会
- 编委
- ADVISORY BOARD(in alphabetical order)
- EDITORIAL BOARD(in alphabetical order)
- 目录
-
专题:中西医学的流变与交融
-
·专题论文·
-
19世纪前欧洲“歇斯底里”概念的流变
-
“食疗”:近代一个中西医汇通名词的诞生
-
美国奴隶的饮食、身体塑造与生存博弈
-
19世纪英国药品掺假与政府监管
-
信仰、医学与社会:中世纪西欧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构建
-
《千金方》“凡猪肉”条的文本源流及其影响
-
“恶水”之名:瘿疾与山区环境的互塑
-
深水杂源:清代霍乱流行的自然与社会要素(1820—1911)
-
从身体到灵魂:晚清传教士鸦片戒治疗法的转变
-
肥胖、疔疮与麻醉剂:胡景翼死因的医疗史考察
-
蒋维乔在沪的养生交往
-
军方主导与大学参与: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军粮研究
-
去伪存真:1950年代初期上海清理中药伪药的实践
-
-
·学术书评·
-
纳粹统治机制与医学共同体的合谋
-
话语权、利益之争与中国鸦片问题
-
-
- CONTENTS & ABSTRACTS
- 注释凡例
- 稿约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177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