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終點也是起點:身心靈臨終關懷的14堂課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3325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新的人格帶著過去生命的智慧,既重生又延續
「人為什麼要死亡」是一個很深的哲學問題,全世界的哲學家也都在探索這個問題。
賽斯書《夢、進化與價值完成》提到,本來就沒有死亡這件事,可是當這一群意識決定要來地球輪迴、用肉體的方式體驗物質實相,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空間問題」,這是我們集體潛意識共同發明且同意的。因此,死亡並不是剝奪生命的過程,相反的,它是一個偉大的發明,解決了空間的問題,讓地球可以容納萬物、生生不息。
雖然肉體會死亡,但靈魂是永生的。每個人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離開地球,是個人的自由意志與內我共同討論決定的。當一個人結束這一世,現在的這個自己不會消失、不會毀滅,你還是你,但是擴展了,存在於下一世的潛意識當中,一樣在學習、成長和體驗,有時甚至更活躍。這是一個全新的人格,但也帶著過去所有生命的智慧,既重生又延續。
賽斯說,業還完了就能離開、學分修滿了就能畢業,否則無法離開輪迴。目前的人類也慢慢還自己在地球的業,這是一種無憾、了無牽掛的感覺,了無牽掛不是結束,而是生命更大故事的開始,終點只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讀完本書,必能顛覆你對死亡的想像與恐懼,更能自在看待生死。
  • 關於賽斯文化
  • 自序 離開人世以後會怎樣/許添盛
  • 第一堂 人為什麼要死亡
    • 每天都有人離開這個世界
    • 做好生離死別的心理準備
    • 死亡是人類共同的發明
    • 肉體死亡,靈魂永生
    • 自我僵化,重新再來
    • 獲得多樣性的經驗
    • 是幻相、夢境,也是學習之旅
    • 將自我意識加入下一世的潛意識
  • 第二堂 從生到死的轉移
    • 生死轉移的迷思
    • 瀕死前的歷程
    • 平安地過渡到死亡
    • 往生後的接引
    • 死後的世界比較輕鬆
    • 在靈體裡根本沒有病
    • 死後的回顧與來世的安排
  • 第三堂 死後的環境
    • 死後的環境因人的意念而異
    • 靈體可隨意念移動和變換樣貌
    • 信念創造實相是生前死後共通的法則
    • 轉世的選擇涉及每個人的學習主題
    • 轉世前已選定下一世的家庭成員
    • 每一世的經驗和才能會累積到下一世
    • 理解夢境有助於熟悉死後的世界
  • 第四堂 死亡的方式
    • 死亡方式反映出一個人的個性
    • 尊重最後靈魂要離開肉體的過程
    •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演出
    • 順利往生的關鍵
    • 死後會有專業接引師或親友來接引
    • 學習接納自己,用愛餵養身體
    • 死亡方式是每個靈魂獨特的印記
    • 全力以赴過好每一天,就算死神今天上門也甘願
  • 第五堂 靈魂的選擇
    • 能參與輪迴是意識了不起的成就
    • 體驗不同性別的課題
    • 今生之所以成為家人,是靈魂的藍圖和功課
    • 了解轉世法則,明白自己轉世的設定
    • 來地球出差、旅遊、學習、考察兼玩耍
    • 每個人都有多重次元的人格,彼此會互相影響
  • 第六堂 漫談前世今生
    • 轉世經歷變成人類共同的資產
    • 所有的惡都是善的扭曲,是屬於神聖教育劇的一部分
    • 人類是一體的,給出去什麼就會回來什麼
    • 今日所思考的一切會形成下一生的材料
    • 家庭結構的解脫之道,在於真正的慈悲和愛
    • 往生者可以看到我們的世界,但頻率不同無法互動
  • 第七堂 基因與轉世
    • 衰老與死亡不必然劃上等號
    • 在輪迴的舞台上,我們不只是演員,也是編劇、導演、觀眾、劇評家
    • 老化是一種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學到的社會整體信念
    • 信念與思維能改變老化現象
    • 一旦開啟染色體內的轉世記憶,就可以在這一世運用所有轉世的能力
    • 轉世帶著自由意志,代表家族和個人靈魂共同的挑戰
    • 死亡必須受到尊重,代表靈魂想重生的力量
  • 第八堂 臨終的意識轉換
    • 進步的醫療反而阻礙肉體有尊嚴地離開
    • 往生過程中,肉體的痛苦不是必然
    • 平時就要省思,這輩子到目前為止對自己是否滿意
    • 每個人的存在必有其目的,個人的獨特性永遠無法被取代
    • 靈魂具有多重時空本質,臨終前的意識轉換是在面對多重時空
  • 第九堂 順利往生的奧祕
    • 人在一斷氣後所抱持的心境,最能顯現出修行功力
    • 相信死後有生命,一定會比較容易順利往生
    • 在內心臣服,寬恕自己並原諒別人,能減緩往生前的痛苦
    • 因為有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更加珍貴
    • 經常在夢中體會靈魂和肉體分離,就不會害怕死亡
    • 人活著的時候,就要練習拋開煩惱,感覺輕鬆自在
  • 第十堂 減少往生的痛苦
    • 經常感受自己跟宇宙的平安與愛同在
    • 如果不再被你的時代所需要,靈魂會想離開
    • 這一世性格與自己投胎前的設定有關
    • 宣洩情緒有助於身心健康
    • 死亡不是被消滅,是跟更大的力量在一起並成為其中一部分
    • 感恩、惜福、懺悔,會讓自己回到生命的能量
    • 醫學的干預過度,延長了身體的痛苦
  • 第十一堂 陪伴臨終的親友
    • 當事人有權知道病情,才有足夠時間為自己的往生做準備
    • 藉由跟臨終者討論後事,可以讓家屬在過程中漸漸釋放悲傷
    • 交代遺囑與安排告別式
    • 一個人何時離開,當事人和所有家人的潛意識都會被通知
    • 平時就要喚起情感,別等到親人即將往生才表達
  • 第十二堂 面對親友的逝去
    • 靈魂的選擇
    • 所有的時間同時存在且互為因果
    • 改變思想信念及情緒狀態,可達到止痛的目的
    • 親人往生後會經歷釋放悲傷的過程,這段時間非常神聖與珍貴
    • 親人往生後失去了奮鬥的動力,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孤單感
    • 往生的人過得很好,活在另一個空間
    • 在能量層面上,永遠不會失去所愛的人
    • 對親人死去無需自責與產生罪惡感
  • 第十三堂 自在的面對生死
    • 宇宙透過死亡提醒我們珍惜所有,活在當下
    • 每個人一定會跟自己所活的時代緊密相容
    • 生命的品質勝於長度,因為靈魂永生
    • 靈魂透過死亡才能重新開始
    • 不管親人是生病或意外死亡,我們的潛意識都知道且同意
    • 往生後生理和心理很靈活,感覺到無比的自由
  • 第十四堂 超脫死亡的恐懼
    • 往生是生命教育裡最重要的一課
    • 生命再來一次,你是否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 往生者跟生者一直透過心電感應聯繫
    • 往生後的身分會擴大,不再局限於生前的角色
    • 此生所有關係與過去世的種種關係密不可分
    • 往生者能感知到我們的世界,但無法進入
    • 原來終點只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
  • 愛的推廣辦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