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斬首行動、慕尼黑協定、互不侵犯條約、
敦克爾克大撤退、戰鬥機誤入中立國、圍困德國柏林……
寫實還原的戰爭史詩,令人震撼的歷史畫卷
▎關於《慕尼黑協定》的真相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義首腦在慕尼黑會議上簽定《慕尼黑協定》。這個協定使捷克斯洛伐克喪失了11000平方英里的領土、360萬居民和許多經濟資源;破壞了英、法在東歐的同盟體系;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助長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氣焰。這四國到底為什麼會簽訂這樣的協定?
▎「和平條約」的幕後故事
1939年8月23日,德蘇在莫斯科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該條約劃分了德蘇雙方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約定了彼此的權利和義務。對蘇聯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脅到蘇聯的國防安全。那麼,史達林為何要與納粹德國簽訂所謂的「和平條約」,幕後究竟有哪些難以告人的祕密?
▎「敦克爾克大撤退」的謎團
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40萬軍隊被圍逼在法國北部的敦克爾克港口。這個港口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的攻擊,如果從這裡撤退,後果不堪設想,德軍卻接到了停止前進的命令。希特勒的這一命令不僅讓盟軍的40餘萬人安全撤離,也使當時和後世的許多人迷惑不解,希特勒究竟為何下達這個命令?
▎納粹德國造原子彈了嗎
1930~1940年代,德國在物理學領域曾遙遙領先,科學家們率先在實驗室裡分離出鈾-235,最先發現核裂變,是有機會領先其他國家生產出原子彈的。但是貌似強大的德國最終並沒有生產出原子彈,而科技並不頂尖的美國卻造了出來。這是什麼原因?是希特勒不想造原子彈,還是另有隱情?
▎揭祕希特勒的未解之謎
希特勒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劊子手,由於他的納粹思想影響了德國一代人,從而使德國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希特勒帶給德國人民深重的災難,也把讓自己在歷史上留下惡名,他戰敗自殺後出現了許多未解之謎,使研究者陷入了層層迷霧,如希特勒死後葬身何處?曾有人兩次刺殺希特勒,他為什麼能死裡逃生?
本書特色:本書主要描寫了包括希特勒使用反間計、《慕尼黑協定》的出籠、德蘇條約的幕後故事、製造進攻波蘭的口實、四十萬大軍逃生揭祕、「珍珠港」事件的始末、日本投降前的醜態、希特勒的未解之謎等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敦克爾克大撤退、戰鬥機誤入中立國、圍困德國柏林……
寫實還原的戰爭史詩,令人震撼的歷史畫卷
▎關於《慕尼黑協定》的真相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義首腦在慕尼黑會議上簽定《慕尼黑協定》。這個協定使捷克斯洛伐克喪失了11000平方英里的領土、360萬居民和許多經濟資源;破壞了英、法在東歐的同盟體系;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助長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氣焰。這四國到底為什麼會簽訂這樣的協定?
▎「和平條約」的幕後故事
1939年8月23日,德蘇在莫斯科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該條約劃分了德蘇雙方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約定了彼此的權利和義務。對蘇聯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脅到蘇聯的國防安全。那麼,史達林為何要與納粹德國簽訂所謂的「和平條約」,幕後究竟有哪些難以告人的祕密?
▎「敦克爾克大撤退」的謎團
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40萬軍隊被圍逼在法國北部的敦克爾克港口。這個港口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的攻擊,如果從這裡撤退,後果不堪設想,德軍卻接到了停止前進的命令。希特勒的這一命令不僅讓盟軍的40餘萬人安全撤離,也使當時和後世的許多人迷惑不解,希特勒究竟為何下達這個命令?
▎納粹德國造原子彈了嗎
1930~1940年代,德國在物理學領域曾遙遙領先,科學家們率先在實驗室裡分離出鈾-235,最先發現核裂變,是有機會領先其他國家生產出原子彈的。但是貌似強大的德國最終並沒有生產出原子彈,而科技並不頂尖的美國卻造了出來。這是什麼原因?是希特勒不想造原子彈,還是另有隱情?
▎揭祕希特勒的未解之謎
希特勒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劊子手,由於他的納粹思想影響了德國一代人,從而使德國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希特勒帶給德國人民深重的災難,也把讓自己在歷史上留下惡名,他戰敗自殺後出現了許多未解之謎,使研究者陷入了層層迷霧,如希特勒死後葬身何處?曾有人兩次刺殺希特勒,他為什麼能死裡逃生?
本書特色:本書主要描寫了包括希特勒使用反間計、《慕尼黑協定》的出籠、德蘇條約的幕後故事、製造進攻波蘭的口實、四十萬大軍逃生揭祕、「珍珠港」事件的始末、日本投降前的醜態、希特勒的未解之謎等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希特勒使用反間計
-
海德里希策劃「斬首行動」
-
蓋世太保製造殺人「毒箭」
-
圖哈切夫斯基蒙冤被害
-
-
《慕尼黑協定》的出籠
-
德國納粹黨操縱蘇台德騷亂
-
英法出賣他國利益避免衝突
-
四大國發表協定肢解捷克
-
-
德蘇條約的幕後故事
-
德國假意伸出「橄欖枝」
-
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
波蘭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
-
-
製造進攻波蘭的口實
-
海德里希派人搗毀反納粹電臺
-
黨衛隊實施「希姆萊作戰計畫」
-
英國一反常態德軍入侵波蘭
-
-
四十萬大軍逃生揭祕
-
納粹元首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
-
英法聯軍宣而不戰敗退敦克爾克
-
多種可能致使四十萬人絕處逢生
-
-
「珍珠港事件」始末
-
山本五十六製造珍珠港慘劇
-
美國高層輕敵導致飛來橫禍
-
美軍縱容致使日本為所欲為
-
蘇聯插手使事件提前發生
-
-
納粹德國造原子彈了嗎
-
希特勒欲用精神意志征服世界
-
科學家不想讓核武器用於戰爭
-
同盟國派出精銳部隊搗亂破壞
-
日本的「二號研究」付之流水
-
-
德軍迷途飛機的命運
-
德國戰鬥機誤入中立國被迫降
-
瑞士俘獲德軍新式戰機
-
納粹千方百計銷毀飛機
-
-
希特勒的困獸之鬥
-
盟軍東西並進圍困德國柏林
-
納粹窮途末路實施矇騙計畫
-
-
日本投降前後的醜態
-
日本天皇發布投降停戰詔書
-
「國家神風團」發動政變抵制
-
「護皇應變詔書」受到輿論譴責
-
美國保留日本天皇居心叵測
-
揭開蒙在裕仁身上的美麗畫皮
-
受審戰犯為何能逍遙法外
-
-
希特勒的未解之謎
-
希特勒自殺後葬身在哪裡
-
兩次刺殺希特勒是誰所為
-
隆美爾參與刺殺希特勒了嗎
-
希特勒為何要毒死隆美爾
-
希姆萊背叛希特勒向盟軍投降
-
-
戰後為何沒收回香港
-
日本投降後香港唾手可得
-
英美兩國首腦拿香港做交易
-
蔣介石腰板不硬屈從強權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