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高雄市市長陳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史哲、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彭瑞金聯合推薦
過去的高雄是勞工人口大量移入的城市。因港見船,從絡繹不絕的碼頭工人到滿坑滿谷的貨櫃,港口周邊也陸續發展出拆船
、造船,以及世界矚目的遊艇產業……如過江之鯽的上下班人潮是最鮮明的景致,從加工區出發,創造臺灣經濟奇蹟,高雄
正逐步蛻變、邁向國際、兼具工業與人文,每一個奉獻時間心力的勞工都是推動高雄與世界接軌的力量。
《開工了,高雄》是臺灣少見的勞工文學,高雄在地資深作家王希成,深入勞工世界三十多年。他為勞工發聲,運用文字為
勞工造像,從如同八點檔連續劇的工廠傳說,誰也不讓誰的勞資糾紛,如同猛獸般的工安意外,細膩描繪出職場生活的苦與
樂。他側寫基層勞工:負責載運化學物品槽車的司機先生稱為「槽男」,夜間輪班人員的代名詞就是「未歸人」,並貼切描
述勞工的生活與心情,寫成一部屬於高雄人,也是台灣人的勞工史。
過去的高雄是勞工人口大量移入的城市。因港見船,從絡繹不絕的碼頭工人到滿坑滿谷的貨櫃,港口周邊也陸續發展出拆船
、造船,以及世界矚目的遊艇產業……如過江之鯽的上下班人潮是最鮮明的景致,從加工區出發,創造臺灣經濟奇蹟,高雄
正逐步蛻變、邁向國際、兼具工業與人文,每一個奉獻時間心力的勞工都是推動高雄與世界接軌的力量。
《開工了,高雄》是臺灣少見的勞工文學,高雄在地資深作家王希成,深入勞工世界三十多年。他為勞工發聲,運用文字為
勞工造像,從如同八點檔連續劇的工廠傳說,誰也不讓誰的勞資糾紛,如同猛獸般的工安意外,細膩描繪出職場生活的苦與
樂。他側寫基層勞工:負責載運化學物品槽車的司機先生稱為「槽男」,夜間輪班人員的代名詞就是「未歸人」,並貼切描
述勞工的生活與心情,寫成一部屬於高雄人,也是台灣人的勞工史。
- 封面
- 目錄
-
推薦人的話
-
開創高雄文學新楷模 陳 菊
-
以文學勾勒高雄勞工臉譜 史 哲
-
是勞工日誌,也是勞工史 彭瑞金
-
- 自序 一輩子,我是逐夢的勞動者
-
輯一 勞工城市
-
翻開高雄勞工史
-
船螺聲響起
-
我在石化工業區
-
誰打開了潘朵拉的貨櫃盒子?
-
加工再出發
-
聽說中鋼
-
都是中油人
-
一支螺絲走天下
-
消失中的五金街
-
酒吧,漂泊的地景
-
嘴上風光
-
-
輯二 勞工人物
-
大船入港
-
猶有未歸人
-
槽 男
-
駕駛大哥
-
只是近黃昏
-
那一年我們有約
-
他們的離去與歸來
-
跨國候鳥
-
-
輯三 勞工文化
-
生活,在工廠社會
-
鈴聲響起
-
報告總經理
-
保持模糊
-
我有幾兩重?
-
君子不重則健康
-
身體休息讓靈魂趕上
-
再造人
-
坐下來好說
-
年終,尾牙獎金上桌
-
-
輯四 勞工生活
-
鬧鐘響了
-
打開早晨視窗去遠方
-
男人味女人香
-
工廠傳說
-
煩
-
意外是頭凶猛的獸
-
劫後浮生
-
下班,遇雨
-
暮 色
-
裁掉的是未來嗎?
-
該轉彎了
-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