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罪身成義:溫州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1317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如何理解罪與詮釋罪,不僅是基督教人論的基礎,也是實踐中的漢語基督徒構建其宗教世界圖像的起點以及開展倫理生活的焦點。本書借一群溫州鄉村基督徒的故事,分別從他們的歸信、對偶像的態度、與傳統道德秩序不失緊張的嵌入、人們的集體宗教生活、教會對個體的權力治理乃至實踐中的神義論等多個不同角度,一層層地分析了圍繞罪人這一倫理主體所構成的宗教世界圖像影響其倫理生活的程度。本書認爲,人們所踐行的圍繞罪的自我否定,底色實乃一種探尋罪身成義的自我肯定。正是這種取向,悖論地使得基督教難以實質地觸碰到自我,進而難以真正做到倫理生活的改變。
  • 總序
  • 黃序:成為罪人與力求無罪
  • 引論
    • 緣起:一個婦人的病和死
    • 基督教與倫理生活
    • 作為倫理主體的罪人
  • 第一章 歸信、偶像與魔鬼
    • 群體歸信
    • 成為罪人
    • 偶像的詮釋學
    • 不安、魔鬼與神魔之間的人
  • 第二章 村莊中的基督徒
    • 禮拜單與身份認同
    • 日常生活的基督徒形象
    • 再思人情道德
    • 道德生活的適應與張力
  • 第三章 日常的宗教生活
    • 傳福音與生活見證的困難
    • 神聖空間中的講道與聽道
    • 作為行動的認罪禱告
    • 定期探訪與祈求禱告
  • 第四章 一位鄉村基督徒的生命史
    • 「跟別人信得不一樣」
    • 兩種愛
    • 指向他人的禱告
    • 作為訴苦的生命史敘事
  • 第五章 實踐中的神義論(一):疾病、死亡與責任者
    • 面對疾病的祈求禱告
    • 自我詮釋的困境
    • 死亡、魔鬼與人的責任
  • 第六章 實踐中的神義論(二):上帝的旨意
    • 殉道敘事
    • 惡的可解釋性
    • 集體的遺忘與生活的治療
  • 結語:罪人的無罪與義的可能
  • 後記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