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的內容探討如何形塑信仰群體,建構當代台灣教會的圖像。收錄的十篇論文分別透過舊約聖經的啟發(拉9–10和賽61的上帝子民概念、十二先知書的餘民觀念)、新約聖經的詮釋(約14:12、林前9:19–23、弗4:1–16)、化解衝突重新塑造信仰群體、形塑基督徒德性、發展教會講道的宣講、善用禮拜的音樂與詩歌,還有強化教會與流行觀念的對話關係,來建造二十一世紀台灣教會的信仰群體。
本書的內容呈現一部分教會的「拼圖」畫面,邀請讀者與信仰群體繼續思考與對話,建造更為多樣與豐富的教會圖像。
本書的內容呈現一部分教會的「拼圖」畫面,邀請讀者與信仰群體繼續思考與對話,建造更為多樣與豐富的教會圖像。
- 序言與導讀 曾宗盛、邱凱莉
-
第一部 講座發表論文
-
第一講 教會與基督教錫安主義:反思今日台灣教會的教會觀 曾宗盛
-
第二講 塑造教會的「更大的工作」:約翰福音14:12對今日教會的意義 孫寶玲
-
第三講 「聖潔╱公義種子」對今日教會的意涵:分析與比較以斯拉記9–10章和以賽亞書61章中的上帝子民概念 賴弘專
-
第四講 「像╱不像」的意涵:哥林多前書9章19–23節所呈現的教會觀 吳孟翰
-
第五講 從十二先知書探討餘民概念的信仰團體 徐萬麟
-
第六講 以弗所書4:1-16:「基督的身體」隱喻對當今教會的反思 張志偉(以撒.瓦歷斯)
-
第七講 牧者如何回應當代「教會信仰重塑」的呼召:從尼布爾的人性論回看愛德華茲的教會重塑抉擇 陳寬義
-
第八講 教會作為形塑基督徒德性的學校 陳尚仁
-
第九講 以「教會的宣講」(Church’s Preaching)形塑信仰群體的生命 蔡慈倫
-
第十講 「當代敬拜」風潮的興起對會眾唱詩及信徒形塑之影響 林汶娟
-
-
第二部 講座回應文
-
回應第一講 周學信
-
回應第二講 周學信
-
回應第四講 曾思機
-
回應第五講 葉志達
-
回應第六講 陳安安
-
回應第七講 董家驊
-
回應第八講 楊順從
-
回應第十講 田展艾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