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看懂道家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419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道家」是中國諸子百家中的思想學派之一,也是「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列子、莊子為代表。
◎西漢以「道家」思想治國,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並成就文景之治,國家富裕,百姓安樂,其用大矣!
◎道家提倡「貴生、存生、養生」,輕視物質,以心靈的逍遙、萬物的齊一為最高價值,在此灰色時代,更需重視。

●本書共有三大單元,深入探討「道家」的內涵:
•道家簡介,包括道家的起源、歷史、代表人物、派別、經典,以及老子與莊子的思想。
•道家的修行心法,包括:至人、神人、聖人的境界;真人之息以踵;如何心養、心齋、坐忘;囓缺問道於被衣等。
•探討《莊子》,共有三十三個小單元,全部以白話文的形式解說,並且註明常見典出《莊子》的四字成語等。


●關於老子與孔子
老子的核心思想與報怨以德
孔子問禮於老子
孔子向老子請教道是什麼?
孔子請教老子有關尋求大道的方法
老子認證孔子得道了

●關於莊子
莊子的核心思想
莊子與老子思想的差異
道家的修行心法
莊子著書《莊子》
  • 前言
  • 導讀
  • 第一單元 「道家」的介紹
    • 一、「道家」的起源
    • 二、「老子」的核心思想
      • (一)「老子」的生平
      • (二)「老子」著書《道德經》
      • (三)《道德經》的核心思想
    • 三、「老子」的「報怨以德」
    • 四、「孔子」問禮於「老子」
      • (一)「孔子」向「老子」請教「道是什麼?」
      • (二)「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
      • (三)「老子」教導「孔子」,關於「周禮」裡的「喪事禮節」
      • (四)「老子」教導「孔子」,關於「周禮」的「遷廟禮節」
      • (五)「老子」教導「孔子」,關於「周禮」的「下殤禮節」
      • (六)「老子」教導「孔子」,關於「周禮」的「三年之喪卒哭禮節」
      • (七)「孔子」和「老子」,辯論「仁義」是否是人的「本性」
      • (八)「孔子」請教「老子」,有關「尋求大道」的方法
      • (九)「孔子」和「老子」談論「仁義」
      • (十)「孔子」拜見「老子」回來,三天不講話
      • (十一)「老子」認證「孔子」得道了
      • (十二)《呂氏春秋》記載「孔子」曾經向「老子」學習
      • (十三)《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曾經拜「老子」為師
      • (十四)「老子」教導「孔子」有關「五帝」的涵意
      • (十五)「老子」告誡「孔子」,要去掉「驕氣」和「功名欲」的毛病
      • (十六)「老子」和「孔子」對「水」的看法不同。
    • 五、「莊子」的核心思想
      • (一)「莊子」的生平
      • (二)《莊子》的核心思想
      • (三)「莊子」與「老子」思想的差異
    • 六、「道家」的歷史
      • (一)起源時期
      • (二)成型時期
      • (三)興盛時期
      • (四)挫折時期
      • (五)輝煌時期
      • (六)壓制時期
      • (七)復活時期
      • (八)潛藏時期
      • (九)復興時期
    • 七、「道家」的代表人物
    • 八、「道家」的派別
      • (一)老莊學派
      • (二)黃老學派
      • (三)楊朱學派
      • (四)愼到、彭蒙、田駢學派
      • (五)宋尹學派
    • 九、「道家」的經典
      • (一)《道德經》
      • (二)《莊子》
      • (三)《黃帝四經》
      • (四)《關尹子》
      • (五)《列子》
      • (六)《淮南子》
  • 第二單元 「道家」的修行心法
    • 一、「佛教」的「唯識論」
    • 二、《文子•道原》:「孔子」問「道」於「老子」
    • 三、《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至人、神人、聖人」的境界
    • 四、《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孔子」的「心齋」
    • 五、《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顏回」的「坐忘」境界
    • 六、《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眞人」之息以「踵」
    • 七、《莊子•外篇•在宥第十一》:如何「心養」?
    • 八、《莊子•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二》:「囓缺」問「道」於「被衣」
  • 第三單元 「莊子」著書《莊子》
    • (一)《內篇•逍遙遊第一》
    • (二)《內篇•齊物論第二》
    • (三)《內篇•養生主第三》
    • (四)《內篇•人間世第四》
    • (五)《內篇•德充符第五》
    • (六)《內篇•大宗師第六》
    • (七)《內篇•應帝王第七》
    • (八)《外篇•駢拇第八》
    • (九)《外篇•馬蹄第九》
    • (十)《外篇•胠篋第十》
    • (十一)《外篇•在宥第十一》
    • (十二)《外篇•天地第十二》
    • (十三)《外篇•天道第十三》
    • (十四)《外篇•天運第第十四》
    • (十五)《外篇•刻意第十五》
    • (十六)《外篇•繕性第十六》
    • (十七)《外篇•秋水第十七》
    • (十八)《外篇•至樂第十八》
    • (十九)《外篇•達生第十九》
    • (二十)《外篇•山木第二十》
    • (二十一)《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
    • (二十二)《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二》
    • (二十三)《雜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 (二十四)《雜篇•徐無鬼第二十四》
    • (二十五)《雜篇•則陽第二十五》
    • (二十六)《雜篇•外物第二十六》
    • (二十七)《雜篇•寓言第二十七》
    • (二十八)《雜篇•讓王第二十八》
    • (二十九)《雜篇•盜跖第二十九》
    • (三十)《雜篇•說劍第三十》
    • (三十一)《雜篇•漁父三十一》
    • (三十二)《雜篇•列禦寇三十二》
    • (三十三)《雜篇•天下第三十三》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