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印度美食史:盛宴與齋戒的國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609611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印度]就像一卷古老的皮紙手稿,其上記載著想法與幻夢,由於反覆書寫、擦除而留下殘跡,一層疊過一層,但每一層又不能完全掩蓋或消除之前留下的紀錄……雖然從外表看來,我們的人民組成多元多變、無窮無盡,但每一處卻又存在著強大的一致感,帶我們一同走過各個年代,經歷各式的政治風雨和命運的磨難。──賈爾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1946)
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七大的國家。然而,沒有其他國家擁有像印度一樣多元的氣候型態與土壤環境、種族與語言、宗教與教派、種姓與階級、習俗──以及飲食文化。
由於印度內部歧異之大,琢磨印度飲食中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人能辨識出印度風格,而這樣的風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某種烹飪文化對所有印度人而言都是常見習慣,就成了饒富興味的工作。為了探討以上疑問,本書將追溯歷史上的印度飲食,縱觀史前時代至今的歷史、社會、宗教與哲學發展。本書大致上按照時間順序,唯編排上稍留彈性,因為許多古老的印度經典文獻無法確定實際的成書時間,只能粗略地劃分為某世紀的作品,有些寫作時間定位甚至可能以千年為單位。
這本書中,食物的宗教、哲學意涵占有重要篇幅,因為印度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相比,更看重食物的意義,視之為身分認同的標記物。英語俗話說:「吃什麼就像什麼。」在印度則是:「你是什麼才吃什麽。」佛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穆斯林,以及其他宗教的信徒,都各有飲食戒律得遵守。住在這座次大陸上的人民們,看遍於各式各樣的節慶盛宴、伴隨生命重要事件的筵席場面,也熟稔各種出於修行或醫療因素的齋戒。
  • 封面
  • 目錄
  • 前言
  • 第一章氣候、作物、史前紀錄
  • 第二章儀式的年代,公元前一七○○至前一一○○年
  • 第三章隱士傳統與茹素,公元前一○○○至前三○○年
  • 第四章全球化下的印度與新正統,公元前三○○年至公元五○○年
  • 第五章新的宗教潮流與運動:盛宴與齋戒,五○○至一○○○年
  • 第六章飲食與印度醫生,公元前六○○至公元六○○年
  • 第七章中古世紀:《心之樂》、《利民論》與地區料理,六○○至一三○○年
  • 第八章德里的蘇丹:《薩希姆丁薩美饌之書》、《廚經》與《飲食與健康》,一三○○至一五五○年
  • 第九章蒙兀兒王朝與繼承者,一五二六至一八五七年
  • 第十章歐洲人、大公們、文化資產,一五○○至一九四七年
  • 第十一章綜觀印度飲食:餐點、烹飪技巧與地區變化
  • 第十二章印度飲食新潮流,一九四七年至今
  • 第十三章食物與散居各地的印度人
  • 印度史簡年表
  • 參考書目
  • 鳴謝
  • 影像來源
  • 索引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